罗贯中是哪个朝代的人物(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在朝代)

作者: 百科知己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94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罗贯中是哪个朝代的人物(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在朝代)的相关文章:这是一位人民耳熟能详的人物,一本《三国》,千古留名,在那个乱世中,苦苦找寻实现自己心中志向的机会。他从意气风发胸怀天下到最后远离庙堂妙笔生花,最后写下千古奇书来展现心中的抱负。他是作家罗贯中,也是谋臣...

这是一位人民耳熟能详的人物,一本《三国》,千古留名,在那个乱世中,苦苦找寻实现自己心中志向的机会。

他从意气风发胸怀天下到最后远离庙堂妙笔生花,最后写下千古奇书来展现心中的抱负

他是作家罗贯中,也是谋臣罗贯中,写下的是演义,也是另一方天地。

1.

罗贯中同学出生于一个不是很好的时代,因为他一出生,就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摆在了他的面前。

好消息是:他爹是个商人,家里有钱,一出生就是富二代。

坏消息是:他出生在元末,乱世将至,无论有钱没钱都要遭殃。

当然,罗同学出生的时候,那些未来的枭雄们还在玩泥巴呢,所以罗同学还是可以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在他小时候,就像一般的父亲一样,罗父就经常和他讲许多历史故事,秦皇扫六合,汉武北击匈奴,还有那段波澜壮阔的三国。

那时候,各种杂谈平话版本繁多,诸葛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赵子龙七进七出单骑救主,张翼德一人喝退百万兵,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

刘玄德一心复兴汉室携民过江,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个男孩听了不会热血沸腾?心中不想希望自己率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那时的三国各种版本都有,人们按照心里所想的模样去描述各种历史人物,诸葛丞相一会只是足智多谋,一会却能腾云驾雾。

这在幼年的罗贯中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2.

罗同学14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了,他选择辍学和父亲一起去南方做生意。

那时的南方,经历战火后的重建,文化昌荣,歌舞升平,南宋古都杭州,更是成为了当时的“大元人民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无数名家纷纷南下,学术繁多,相互交流,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文化的气息。

罗同学明显没有商业细胞,在遭遇了社会的毒打之后,还是觉得读书好,于是毅然决然地和父亲说想继续读书,罗父也深明大义,觉得小孩子嘛还是应该好好读书,天天向上,于是带他去宁波,给他找了个老师赵宝丰。

于是,罗同学就住在浙江开始安安心心地读书了。

这个时候,北方出了一件大事。

黄河决堤了!

要知道,即使在现代,黄河决堤那也是件天大的事情,何况几百年前,举国震惊,无数百姓受灾,朝廷就招工,号召大家一起去修河堤。

修着修着呢,挖出一尊石人像来,这放在今天估计是不得了的文物,各路考古学家都要上前看两眼的。

但是当时呢,民间就有野心家编了一句民谣“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黄河有了,石人也有了,就差造反了。

于是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恭喜元朝解锁乱世成就!

3.

北方打得那是轰轰烈烈,但是南方却没怎么受到波及。

读了很长时间书的罗同学决定出门走走,他给自己起的名号叫“湖海散人”,意思就是我要从南走到北,还要从早走到黑。

说走就走,当时的杭州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罗同学超级喜欢这里,感觉就像回家一样。

这里有很多说话艺人,很多杂曲作家也在这里定居,唐诗宋词元曲,这个元曲可是元朝的文化扛把子,罗贯中到这里看那些人就像看家人一样,他与好友们天天一起玩乐,交流心得,但是罗贯中心里始终隐藏着一颗匡扶天下,一展宏图的心。

当今的九州群雄并立,可不正是我罗贯中大放光彩的好时候?

4.

说干就干,罗贯中辞别了老师,准备找一个他心中的明主投靠。

当时南方有三大潜力股,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

罗同学选来选去,最后选择了张士诚,不得不说,罗同学在选老板的眼光上还是不怎么样的,当他兴冲冲地跑过去自荐的时候,张士诚看不起知识分子。

这不就很尴尬了,罗同学一张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但是,来都来了,混混日子也好的呀,万一老板突然不瞎了呢。

当时朱元璋和张士诚两人各占浙江一半,大家都是造反的,谁也不比谁差,见了面不干两架还叫枭雄吗?

于是他们就打起来了,罗同学一看,机会来了,我要好好表现。

具体给张士诚出了什么主意现在已经无参考价,反正朱元璋是吃了大亏,由此看来,罗贯中还是极具战略头脑的,若是假以时日,必然也能成为一代谋士。

可是张士诚感觉就飘了,他打赢了朱元璋,还有谁能赢我?

结果北方的元朝表示,老子还没死呢!

朱元璋见势头不对,果然表示愿意归宿朝廷,一起揍这个狂妄的家伙,于是张士诚他弟弟就被抓了。

人质在人家手里,不低头不行啊,张士诚郁闷的投降了。

罗贯中还没等到下次表现的机会,结果张士诚先开始吃喝玩乐了,过了几年看见元朝像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心里有了要不然我称王玩玩吧。

罗同学和同事们拼命劝诫,现在就不是冒头的时候啊老大,结果老大表示我不听。

老板看手下像傻子,手下看老板也像傻子,那这还上什么班,辞职吧。

于是张士诚前脚称王,罗贯中后脚就辞职走了。

5.

罗同学这个时候的眼光还是很准确的,他的老领导没过多长时间就被收拾了,这个时候他发现,诶,怎么曾经的对手要坐江山了呀。

这该怎么办呀,要是去投靠,昔日的恩恩怨怨不说,朱元璋身边各种名士名将数不胜数,自己去了也赶不上趟,于是,罗贯中只能遗憾地放弃自己的政治生涯。

但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于是他选择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一路上,他听到无数种三国的故事,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版本,于是他心中出现一个念头,我要写一本通俗的三国故事。

浪迹在外的罗贯中选择回到杭州。

他提起笔来,写下第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此时的天下,即将归一,此时的罗贯中,也不再是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而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了,他前半生,见到到天下大乱,又即将见到一统天下,这和千百年前的三国,又是何其的相似?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写的。

6.

艺术来源于生活,罗贯中在写作时不可避免地加入了许多真实发生的事件,最著名的要数那场赤壁大战。

罗贯中在游历间新拜了一个师傅,这个师傅也是小说家,他后来写了一本小说叫《水浒传》

这个师傅有一个朋友,叫刘基,字伯温。

他当时经历了一场大战,鄱阳湖之战!

同样的铁索连船,同样的风向突变。

在罗贯中的笔下,一场借东风的千古之战,就此诞生。

很多人都嘲笑陈友谅,赤壁怎么有名,这人怎么还重蹈覆辙呢?这可真是冤枉这人了,毕竟罗贯中写的时候,陈友谅已经入土为安了,鄱阳湖大战的时候,罗贯中还在张士诚手下,正准备跑路呢。

不过多年之后,宁王朱宸濠明显就是不读书的典范,三国都出了那么多年了,但凡他手下有一个人看过,也不至于在逆风的时候铁索连船,让王明阳一波火攻灭了。

总之他慢慢写,慢慢改,写完了三国,又写了其它作品,还改了改老师的作品。

洪武十三年,六十多岁的罗贯中终于完成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他带着自己写的作品,离开杭州,来到福建,找人出版。

但是他的目的最终没有实现,于是,这些费尽他一生心血的手稿,就一直默默无闻地放在某个角落。

7.

卢陵,七十岁的罗同学已然行将就木,时日无多,直至生命的终结,罗贯中终究还是没有看见出书的那一日。

他还未名扬天下,死了,便死了,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他在文天祥的故乡,永远的长眠。

那些珍贵的手稿,就这样下落不明,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也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本书。

很多很多年以后,弘治年间,河南浚县有个主薄叫蒋大器,他无意中找到了这些原稿,认真看完之后,心中无限的敬佩,作者罗贯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英雄人物,才能写出如此宏伟的战争史诗?三国,千古奇书,绝无仅有!

他与百年前那个热血的少年产生了共鸣,提笔为其做序,29年后,《三国演义》出版,天下为之沸腾千百年,直至今日。

8.

在书中,我们看见金戈铁马,快意恩仇,无数人物悲欢离合,曾经那个梦想着驰骋天下的少年呀,会听到今日的赞誉吗?

历史逐渐远去,但是故事却会长久流传,三国早已成为我们整个民族共同的记忆,融入我们的血液,一代代流传下去。

罗同学,罗少年,罗老先生,他和他描述那些英雄人物们一起,为我们留下了那段波澜起伏的故事,即使在千百年之后,也必然会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世人鲜有读三国史者,惟于罗贯中演义得其梗概耳。——(清)魏裔介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罗贯中是哪个朝代的人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baikezj.com/a/64701c406505f1f12d0663f0.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