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名人事例(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和成功案例)

作者: 百科知己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54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创业名人事例(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和成功案例)的相关文章: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和成功案例马云,创立了阿里巴巴,不努力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如果有帮助到你请给我个赞吧!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和成功案例英语Herearefourkeystotellushowtobecomea...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和成功案例

马云,创立了阿里巴巴,不努力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如果有帮助到你请给我个赞吧!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和成功案例英语

Here are four keys to tell us how to become a better reader: listen first, speak first, read first and write first. We can speak with various languages. Secondly, we can improve our conversation ability.

We can try to listen to English grammar to improve our English listening ability. This method can also improve our pronunciation. Third, we can often read some classics Famous works such as this book, when we read, we can learn some new knowledge and new words and words.

If you encounter new words and new words, we can identify them by looking up a dictionary. Fourth, we can practice our writing and record everything you know with notes. This is to improve our ability to avoid writing and improve our piano keys Calligraphy level

名人创业故事案例简短

张忠谋是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创始人,现任台积电董事长,有“芯片大王”、台湾“半导体教父”之称,而如今台积电也挤进了世界500强企业之中。

张忠谋直到55岁时还在给别人打工,他曾当过德州仪器的第三号人物,掌管这德州仪器近半的员工,同时在世界一流科技企业德州仪器的工作经历,为其日后创立台积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积累,也为其提供了公司管理上的宝贵经验。

于是56岁时,张忠谋重新出发,决定创业,凭借着一股子气势和决心,全球最大半导体制造代工公司——台积电因此诞生,在最巅峰时,张忠谋开创了晶圆代工模式,一度实现了5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

创业案例成功名人创业故事案例

有一个饭店老板,生意不好,整天店里都没几个顾客,后来把饭店放上饿了么平台做外卖,生意居然非常好,每天都有上百单外卖订单。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和成功案例作文

展开全部

1987年,徘徊在深圳街头的任正非没有想到,好运气即将降临到自己和这个国家身上。

改革开放已近10年,全国的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就在那一年,中国政府的经济建设目标变得十分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这是一个很振奋人心的计划,但是似乎和任正非还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一年他43岁,从部队以团副的身份转业,来到成为改革试验田的深圳。在这里,先他而来的妻子成为南油集团的高管,却最终结束了两人的婚姻关系。任正非自己还只是南油集团下属的一个电子公司的经理,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任正非而言,接下来的人生似乎只有可以想见的平淡无波。然而和所有始于那个年代的创业故事一样,机会从天而降,任正非的人生道路从此走上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而他也以自己的方式给1987这个本来相对平淡的年份,加上了一点重量。

故事的开始方式很深圳。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个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让任正非帮他卖些设备,任正非以2.4万元资本注册了深圳华为公司,成为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拟交换机的代理。凭借特区一些信息方面的优势,从香港进口产品到内地,以赚取差价——这是最常见的商业模式,对于身处深圳的公司而言,背靠香港就是最大的优势,至于是代理交换机还是代理饲料,都是一样的。更何况任正非本人也是通信技术的门外汉,他的爷爷是一个做火腿的,父母是普通教师,他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专业是暖供,十几年的军旅生涯可能使他成为中国比较早用上电话的人,却远不足以令他对这个产业有深入了解。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天上掉下一块东西,人们觉得只要是馅饼就已经喜出望外了,实际上天上掉下的是块金子。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熊秉群先生在总结中国电信产业30年历程的时候曾经说过,中国的电信产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上世纪80年代,在这个阶段里各个企业以购买国外的设备或者是建立合资企业的方式进行发展。正是有了这些合资企业,才使国内的制造企业数量有了一定的增加。第二个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最主要的就是在程控交换机方面的突破。“虽然程控交换机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当时的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通过六五计划、七五计划研发出了中小容量的程控交换机,但是当时这样的一些成果,要转化为产业,特别是成为商用化的设备,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第三阶段,就是进入21世纪的通信产业突飞猛进发展的10年。

43岁拉起旗帜单干的任正非,在这个时候突然表现出了他的商业天才。在卖设备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电信对程控交换机的渴望,同时他也看到整个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把持。当时国内使用的几乎所有的通讯设备都依赖进口,也就是“七国八制”,即美国AT&T、加拿大北电、瑞典爱立信、德国西门子、比利时贝尔、法国阿尔卡特,以及日本NEC和富士通。民族企业在其中完全没有立足之地,任正非决定要自己开始做研发。

任正非后来解释自己早期的这一次转型的原因的时候说:“外国人到中国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会把核心技术教给中国人,而指望我们引进、引进、再引进,企业始终也没能独立。以市场换技术,市场丢光了,却没有哪样技术被真正掌握了。而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其实就是技术。”军人出身的任正非似乎天生具有比一般人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保卫领土的敏感和决心,而他在那个时候能够认识到“技术是企业的根本”,便从此和“代理商”这个身份告别,踏上了企业家的道路。

1991年9月,华为租下了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最初有50多人,开始研制程控交换机。这里既是生产车间、库房,又是厨房和卧室。十几张床挨着墙边排开,床不够,用泡沫板上加床垫代替。所有人吃住都在里面,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做得累了就睡一会儿,醒来再接着干。这是创业公司所常见的景象,只不过后来在华为成为了传统,被称为“床垫文化”,直到华为漂洋出海与国外公司直接竞争的时候,华为的员工在欧洲也打起地铺,令外国企业叹为观止。12月,首批3台BH-03交换机包装发货。事后员工获悉,公司已经没有现金,再不出货,即面临破产。可是到1992年,华为的交换机批量进入市场,当年产值即达到1.2亿元,利润则过千万,而当时华为的员工,还只有100人而已。这样的成长速度,是属于那个时代的。

从此,华为像一匹来自深圳的狼,扑进了这个正在高歌猛进的行业。事实上,最初抓住交换机机遇的不仅仅是华为,当时通信制造领域势头最好的四家企业,巨龙通信、大唐电信、中兴通讯、深圳华为被并称为“巨大中华”。1998年,华为销售收入89亿元,规模最小的大唐也达到了9亿元。这其中除了华为之外,其他三家全部都是国有企业。

华为能够在跨国企业和国有企业之中异军突起,有人说华为靠的是客户关系和价格优势。有趣的是,1994年任正非在内部讲话中曾经提到,“在当前产品良莠不分的情况下,我们承受了较大的价格压力,但我们真诚为用户服务的心一定会感动上帝,一定会让上帝理解物有所值,逐步地缓解我们的困难。”所以,如果当时让任正非来总结华为能够突围的原因,他一定会说是因为华为身上的狼性文化——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

这一说法在华为内部员工之间的认同度也很高。事实上这三点是狼在厮杀中成功的特性,转用到企业的竞争中,的确形成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华为在初创时期的成功和发展。然而狼性文化的另一方面,却是咄咄逼人不择手段,这些在初创时期能够被看作是激情和生机的粗糙的东西,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凸显成为不和谐的声音。2000年以后,任正非就很少提狼性这个词。在此之前,他做了两件事,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到,当华为站到“巨大中华”的首位的时候,任正非想的就不仅仅是企业的生存和赚钱问题了,他心里的规划开始变得宏大。为此他不惜亲自动手磨砺自己曾经挚爱的“狼性”。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和成功案例简写

吸管大王——楼仲平

一个人的成功背后肯定有无数次的失败,功成的喜悦饱含了失败的痛苦和不屈不挠的倔强!

谁能想到一根只有几豪钱的利润,竟然诞生了一位亿万富翁!

  “以小博大,成就另一种高度”是“双童”企业经营的座右铭,意思就是说吸管虽然很小,却需要用博大的胸怀去把小小吸管做到完美,不去盲目攀比,不去好高骛远,持续专注把“双童”做成百年企业,以成就另一种别样的高度,谁能想象这是处自一个卖吸管的人说的话!

  白手起家的“吸管大王”

  “我从十四岁开始就辍学了,跟着父亲下江西‘鸡毛换糖’。后来的十五年间我摸爬滚打了二十多个行业,失败了无数次。从1992年开始,我在义乌小商品市场摆摊经营的时候开始接触到吸管,当时只是从广东福建等地进货到义乌市场销售。”两年后楼仲平基于自身积累的大量吸管客户,遂决定自己生产吸管。于1994年创办了双童吸管厂,一转眼做了二十年,把每根只赚几毫钱的吸管做到了上亿产值,成为全球最大的吸管生产企业。

  可想而知,白手起家的楼仲平早年的创业必定经历了许多的磨难,然而,这些磨难却如同沙粒,在岁月的包裹中变成一颗耀眼的珍珠。今天,他被称为“吸管大王”,“双童”也从2012年开始代表中国吸管企业主持吸管国际标准的起草制订。

  他还颠覆了人们对吸管的看法,把吸管做成了艺术品。各种造型的艺术吸管,载有风车的玩具吸管,帮助小孩吃药的哈哈吸管,以及可供一对情侣一起饮用的爱心吸管,都可以在他的工厂找到。

  目前的“双童”在创新方面收获颇丰,拥有5项发明专利,100多个实用新型专利。今年还有2——3项发明专利获批,其拥有的吸管有效专利数量达到了全球吸管专利的三分之二以上。楼仲平说,“把小吸管做大的诀窍就是不断创新,创新的思路就是在普通吸管的基础上进行情趣化、功能化和娱乐化的嫁接,从而给不起眼的小小吸管赋予新的生命”。

  1995年他注册了“双童”商标做为自己的品牌,那时候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业主还少有品牌意识。楼仲平发现全国各地生产的吸管外包装都有两个儿童的Logo(就是现在双童吸管的商标图案),结果有一天心血来潮拿了一包吸管的包装去义乌工商局打听,工作人员虽然不知这Logo的来历,但却告知他还没有人注册该商标。楼仲平立刻回家取了2000块钱注册了这个商标,两年后的1997年底,楼仲平拿到了国家商标局批复的“双童”商标证,把全国吸管厂都在用的“双童”商标“占为己有”,并在当地报纸上发表商标权严正声明。

  之后他又率先做外贸出口,2003年的时候就已经占据全球市场的20%。到2005年,“双童”每天生产吸管产能达到了1亿支。

  期间并非没有曲折,在2005年,楼仲平认识到欧美客户虽然订量大,但是把价格压得过低,导致“双童”停留在低端大批量简单生产而怠于创新。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将销售从国外市场转移到国内市场。腾出一半以上的生产空间发展国内优质小客户,着力培育了国内高端吸管的消费市场,增加“双童”品牌的边际效应,大量优质的“双童”吸管开始进入到中国各地超市和高端餐饮消费,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的掌控格局完全改变,由原来大客户主导转变为目前小企业主导,并牢牢掌握了行业发展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与电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楼仲平从1995年开始接触电脑,那时候有的公司拿着电脑只是为了装个门面,他却一丝不苟地学了这个可能“改变世界”的神奇机器。他从最开始的打字学起,到1997年下半年开始接触互联网,这是他的另一次征程。

  “在此之前,互联网对我们这代人,尤其是在义乌这种三、四线城市的我们来说,还很陌生。”楼仲平说当时国外的客户给我们带来一些关于互联网的信息,而且那个时候在国内也已经有了互联网的一些初期应用。他们于是也赶了个时髦,尝试性地花了一万块钱请人做了一个简单的网站,利用互联网寻找国外的客户。“马云在搞中国黄页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做企业网站了。”楼仲平笑谈。

  企业大层面的决策他做,小细节的落实他也尽心。一次他见到公司在双童天猫旗舰店中的图片不够“高大上”时,楼仲平自己连续一个多月待在摄影棚里,拍出来的照片突出色彩和造型,注重质感,将吸管的多姿多彩呈现得淋漓尽致。楼仲平一再强调“我就是世界上最懂吸管的人,全球最顶尖的吸管专家也一定在双童里面”。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是这样的精神,让他把小吸管做成了另一种高度。小吸管成就大人生,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敢想!只要你敢做!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和成功案例短篇

1983年,时任苹果公司董事会主席的乔布斯,想让百事可乐公司的高管斯卡利来苹果公司担任CEO。为了劝说斯卡利,乔布斯说出了那句传诵一时的话:“你是想一生都卖汽水,还是改变世界?”

  然而这个美国版的“三顾茅庐”故事并没有美好的结尾。乔布斯对于资金使用毫无计划,第一代苹果电脑开发费用是50万美元,到了第二代已经高达8000万美元。但苹果销售业绩持续低迷,公司的赤字剧烈攀升。这让斯卡利忧心忡忡,为此他下大力气控制成本,并力图变革苹果原有的组织架构。

  但乔布斯却不肯改变自己的立场,与斯卡利的矛盾日益尖锐。1985年5月23日,乔布斯计划在斯卡利去中国出席会议期间,“阴谋”策划让斯卡利下台。但在最后时刻,乔布斯的计划被人向斯卡利告发。第二天,斯卡利和乔布斯发生了激烈争吵,斯卡利要求董事会在他和乔布斯之间作出选择,苹果董事会选择了斯卡利。随后,斯卡利解除了乔布斯的一切权力。乔布斯希望NeXT电脑对任何细节都不能忽视,他甚至提出隐藏在电脑里面的电路板都必须有一个吸引人的设计。“谁会真的去看计算机的内部呢?”NeXT的一位设计师问。“我会。”乔布斯回答。这是他对NeXT研发团队所强调的理念。

  1988年夏天,NeXT电脑终于问世,其外壳用黑色镁金属做成,有12英寸长,12英寸宽,12英寸高,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小型雕塑,显示器用的也是黑色的、光滑的镁金属。定价高达6500美元,虽然喝彩的人很多,但掏钱购买的人很少。

  皮克斯:第三次挫折

  1986年,《星球大战》导演卢卡斯的皮克斯电脑动画部(Pixar)吸引了乔布斯,于是乔布斯一拍脑袋,买下了皮克斯公司。起初乔布斯笑了,因为他在购买谈判时杀了一个低价:1000万美元。20年后,2006年迪士尼以7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皮克斯,不过这是后话。

  一个颇有些好莱坞风格的版本说:每月底乔布斯去一次皮克斯,把赔钱不止的员工们臭骂一顿,然后丢下一张支票:“要是下个月你们搬不回来一个什么奖杯,这就是你们最后一个月的工资!”皮克斯虽然烧钱很猛,可总能不断地获得一些让乔布斯脸上有光的奖项,譬如“最佳短片奖”、“最佳创意奖”。

  关于乔布斯对皮克斯公司的粗放管理,还有一个版本:1995年,乔布斯想让皮克斯上市。有一天,为了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详尽的财务资料,一大群律师和审计员突然拜访皮克斯公司,让这群西装革履的庄重人士大跌眼镜的是,从1991年到1995年的4年时间里,皮克斯竟然没有财务部。当时,乔布斯砍掉了整个财务部门,只留下一名无会计师资质的非正式职员记账。这名职员称,她一直想把几本资料输入电脑中,但她不会使用电脑。审计员们哭笑不得,这真是一家想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批准,向公众出售600万股股票的公司吗?

  如果说NeXT拷贝了苹果的理念,这个皮克斯起初的定位无疑是又复制了一把NeXT,无疑也遭到了市场的嘲笑。皮克斯花巨大财力设计的产品,两年内只卖掉120台。皮克斯被迫转型:从同时提供软件和硬件,到将硬件部门裁掉,只卖软件,最后乔布斯让皮克斯回归它的本行——生产电脑动画,结果大获成功。

  皮克斯带来的荣耀,让乔布斯的底气逐渐充沛起来,当他重归苹果公司后,他引领的iPhone发展方向终于赢得了市场的共鸣。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和成功案例的书

有哪些历史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要奋发努力,不怕吃苦?这个问题很好,也学习了有关回答,所举史例都具有说服力。要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励志历史故事有很多很多,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激励自己努力前行。

每一个人都会希望自己成功,但却很少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勤奋好学、拼搏进取、坚持不懈。从古至今,那些成就一番事业的名人志士,无不是靠勤奋、靠坚持、靠努力、靠吃苦,才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下面这些历史故事,其人其事,都是流传于后世,并且耳熟能详,只要悟深悟透其中道理,就会激励我们勇于吃苦,敢于挑战,真正做到奋发有为,最终让自己走向人生事业的巅峰。

01.陈平忍辱苦读,学成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陈平,初生不详,逝于公元前178年,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西汉名相,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伟大的谋略家。陈平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小时候家里贫穷,陈平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之间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离家出走,欲浪迹天涯。被哥哥发现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后来,终于有一位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陈平的确不同于富家子弟,一心一意苦读。在他学成后,倾力辅佐刘邦,最后成就了一番霸业,也成了一代名臣。

陈平是汉初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在亡秦灭楚、建立汉朝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谋士角色。汉高祖刘邦去世后,他又韬光养晦,力撑危局,联合亲刘势力,诛灭吕氏外戚,维护了汉初的统一局面。

02.吕蒙手不释卷,勤奋补拙终成古代名将

吕蒙(公元179年—公元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三国时代,东吴大将。吕蒙年轻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学习。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但苦于缺少文化知识,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出来。

为这事儿吕蒙也很苦恼。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手握兵权,掌管着大事,需要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长自己的才干。” 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 孙权说:“你的事情再多再杂,也没有我要处理的事情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最后终于有了文化。

作为一名带兵打仗的将领,吕蒙能够发愤勤学好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奋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之后他屡建战功,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这些都是与他勤奋努力特别是折节读书而分不开的。

03.陆羽弃佛从文,一代茶神让茶源远流长

陆羽(公元733年—公元804年),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从小就是一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成人。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三卷,而闻名于世。茶使陆羽流芳千古,陆羽让茶源远流长。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他的一部《茶经》,写出华夏文明的优雅心情,写出茶的灵魂,不愧为茶圣,茶的祖先。《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04.归真不怕打击,不畏艰难终成一代绘画大师

厉归真,生卒年不详,五代·梁道士。自幼酷爱绘画,善于画牛和虎。由于生长在农村,熟悉牛的形态习性,所以把牛画得非常生动逼真,深受人们称赞。可是画的老虎不像虎,却有些像牛,人们称他画的老虎叫做死老虎。对此,厉归真十分苦恼。

受了这样大的打击,反而激发了厉归真苦学画虎的斗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他孤身进入深山老林,决心探访真的老虎。历经千辛万苦,在猎户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为抓住老虎运动姿态的特点,他还专门向猎户买了一张虎皮,披在自己身上,模仿老虎各种动作,跳来跳去,扑来扑去,以便增强对老虎的想象力,做到画虎心中有数。

把死虎画活,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厉归真却真的做到了。他不畏艰难险阻,深入老山猛虎出没之丛林,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05.包拯少年断案,平生清廉美誉千古流传

包拯(公元999年—公元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包拯包青天,天下人人皆知,美名传扬千古。包拯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昭雪,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包拯平生廉洁公正、立朝刚毅,整治吏治、铁面无私,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

除了上述这些励志故事,在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励志故事,从中都会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和教益,不断激励我们奋发进取,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卸下包袱,勇敢前进。再黑的黑夜也会迎来黎明,再长的坎坷也会出现平路。只要永远怀抱着一棵不放弃的希望之心,坚持不懈的努力向前走,明天就一定会有温暖的阳光,也一定会在我们的脚下走出一条成功的路。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创业名人事例(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和成功案例)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baikezj.com/a/65653d02d5057c2dec0a9933.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