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见沈华:潜龙勿用话红山

作者: 百科知己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38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玉见沈华:潜龙勿用话红山的相关文章:沈华国学讲师,文化学者,收藏家,客座教授、中华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特聘研究员。其所撰写由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系列丛书的《慧眼识宝》在民间收藏爱好者中广受好评。历经三十余年收藏研究...

沈华

国学讲师,文化学者,收藏家,客座教授、中华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特聘研究员。其所撰写由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系列丛书的《慧眼识宝》在民间收藏爱好者中广受好评。历经三十余年收藏研究,致力于传播普及中国玉文化,因视角新颖,语言朴实,对玉文化的诠释开启新的视觉空间,赢得无数赞誉。现为平台合作专家。

人生的六个阶段: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上述几词均出自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乾卦,“乾为天”。

卦名“乾为天”的卦象是乾上乾下,由六条线段叠合而成。它象征着天是至高至大,复盖万物又不偏不倚,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

原文:“乾:元、享、利、贞。”

其意为:天是创造万物的根元,通达顺利,端正适宜。阳刚开创,无所不利。

“乾”在此也有另一层特殊的涵义,甲骨文中的“玉”字就是几块玉璧穿挂起来,而周易的第一爻“乾”就是三块玉璧,分别代表“天、地、人”三才。

“玉”字演变过程

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早期,玉文化的渊源就已经深入人心。


原文:“初九:潜龙勿用。”

其意为:潜龙指隐藏的意思,因为这一爻在最下方,称为“初九”,龙潜于渊,阳之深藏,应忍时待机,不宜施展才好利于下一步行动。

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龙”型的构成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雏形。

红山文化玉猪龙 辽宁博物馆藏

我们一直以“龙”的形象做宣传,其实这个形容就很说明问题,如果从地图上看,我们更像是一个大公鸡,如果在全世界人们的眼中,我们的代表动物一直是大熊猫,拿破仑曾经形容我们是一头沉睡的狮子,我们自己却自称是“龙”的传人。

网络上形容印度是大象,美国是白头雕,俄罗斯就是北极熊......

不是很具体,但是也说明了每个民族的特点和个性,在这些拟人的动物面前,只有我们这条“龙”是现实生活中看不到实物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先把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的一个动物拿过来做图腾?

是远古的时候有,现在已经绝迹看不到了?还是我们对“龙”型整合多种禽类的意义大于实际的外表图形?是我们的文化传承中出现了偏差?还是我们在传承中出现了超越了现实?在文明社会延续下来的历史长河中,虽历经磨难,但是一直都是延绵不绝,特别是我们的华夏文明,延续至今,足以令历史上其他共存的文化仰慕。

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出土的红山文化玉猪龙

我们华夏文明的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有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没有出现断层。这是四大文明中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所不能比拟的一个特点。

在有人类文明起源的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龙的形象已出现在某些陶器及玉器上。国内在二里头的仰韶文化彩陶器上就曾发现疑似的龙纹装饰。

仰韶文化的疑似龙纹彩陶

头作人面形,蛇身,前有二鸟爪足。传说女娲和伏羲,是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护者。“抟黄土作人”和“人头蛇身”,而伏羲是“蛇身人首”。这说明了蛇在原始先民的观念中,具有相当崇高的地位。

凌家滩文化的玉龙

考古发现最早的龙的形象,其身体都作蛇的形状,可以说,龙是被神化了的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例如內蒙古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龙形玦”。

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 赤峰地区征集

在红山文化的考古遗址中,我们还发现了用猪首和石子堆砌成的龙形殉葬坑,在上面这个猪首的玉玦上,身材纤细的“C”型蜷躬,我曾形容它是一个在母体中发育刚开始的胚胎。

我们的祖先喜欢用蛇身来形容“龙”。“玉猪龙”又称“玉兽形”。学术界为取名曾有争论,有人认为是猪,有人认为是龙,在没有结论的情况下才定名为玉兽形,“玉猪龙”是俗称,还有叫猪母龙的,叫龙胎的,不一而足。

玉猪龙又名玉兽玦,被认为是龙的最早雏形,它是一种蜷体玉龙,肥头大耳,嘴和鼻子前部平齐,鼻梁上带有明显的皱纹,特别像猪头,躯体卷曲无足像蛇身,首尾相连,可谓亦猪亦蛇,同时龙体卷曲呈“C”形,刚劲有力,显现腾云驾雾的动感,就把猪和蛇结合起来,出现了猪首蛇身龙的形象。玉猪龙特殊的造型,与人类祖先的生存繁衍过程有着关联。

在红山文化的另一个代表图案(现在是华夏银行的标志):三星塔拉的“玉龙”上,颈上有长鬃,更像是被神话了的蛇和被驯化了的“马”相结合,合为一体,变成龙型。

玉雕龙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条玉龙墨绿色,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龙背有对称的单孔,经试验此孔用于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玉龙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赤峰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

从审美的角度看,原始社会时期的“C"龙造型,结构完整,线条流利,简单明了,粗犷大方。甲骨文应该也是受这个影响而出现的,甲骨文中的龙字写法就很有代表意义,兽首蛇身,身体卷曲。

甲骨文中间的“龙”字写法

甲骨文中都是从象形中解析出来的文字,例如我们现在都宅在家的“家”字,也是一个房屋下面有饲养的“猪”,人类用猪创造出“家”。这样一个“屋顶下有豕”的文字,说明我们原始先民的生活与猪非常紧密。

红山文化玉猪龙

玉猪龙是农耕文化的象征。红山时期居住在牛河梁地区的先民,在从事农牧业生产中,实现了对猪的驯化和饲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益处。特别是猪的繁殖能力,深为人类所羡慕。它们能从容地面对各种灾难,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表现得十分坚强。对待人类非常富有牺牲精神,任由宰杀,无怨无悔,是人类最喜爱的动物。为了表达这种喜爱,把它做成饰件,活着时佩戴,寓意富有。死后随葬于墓中,期望到到另一个世界也不会缺少食物。

玉猪龙是图腾崇拜的圣物。人类由自然崇拜向图腾崇拜转化过程中,对与自身生存息息相关的物体,或对周边世界有影响的物体,逐渐形成图腾崇拜。由于猪的特点和与人的亲近关系,红山先民对猪形成图腾崇拜。

商代的玉龙,延续了红山文化时期的玉龙形态

当红山文化已经出现宗教祭祀和神灵崇拜时,猪就自然而然会成为原始先民的通灵之物和权力的象征,这样猪的形象就会逐渐演变成龙的形象。可以这样说,龙形象的出现,是原始农业发达的标志,也是宗教生活的需要。当中国古代文明开始向蒙昧时代告别时,龙的形象就出现了。

和后世的龙纹图案相比,原始社会的龙纹还属于萌芽时期的胚胎状态,它的各个功能部分器官还未发育完善,但是原始社会的龙纹图形比例匀称,造型典雅,充满生命力,在艺术的创作上可以给观者以单纯质朴的流线和粗狂有力的创作美感。

玉龙,它是文化的象征,也是原始社会礼制、等级和权力逐渐强化的产物。

排版|思思

主编|杨涛

往期精彩回顾



2023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拍品征集开始啦!古玩交易,保真是关键!推出“平台保真”功能
关于平台打击售假举报的公告
疫情当前,古玩行业怎么办?
宋朝人与海龙的床交会淘宝大PK:究竟谁是捡漏王?

看都看完了,还不点"在看"试试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玉见沈华:潜龙勿用话红山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baikezj.com/a/64684aada23b8c9c68008620.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