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液小常识(安全输液的五大要点)

作者: 百科知己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74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安全输液小常识(安全输液的五大要点)的相关文章:本文目录一览:1、输液室时,输液管进入气泡会要人命吗?2、输液时的注意事项3、输液时空气进入血管有危害吗?4、护士知识:输液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输液室时,输液管进入气泡会要人命吗?人在输液的时候,输液管...

本文目录一览:

  • 1、输液室时,输液管进入气泡会要人命吗?
  • 2、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 3、输液时空气进入血管有危害吗?
  • 4、护士知识:输液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输液室时,输液管进入气泡会要人命吗?

人在输液的时候,输液管里进了气泡打进血管会有危害吗?这个主要看输入的气泡的量,我们知道输液器都有一个放气泡的部位,护士在输液前都会认真检查的,一般不会出现汽泡的问题,但是偶尔也会出现失误,所以在输液的时候,自己也要注意观察,不可掉以轻心,当然如果是陪同的人,更是要替患者注意检查。

输入的量决定安全:如果输液时进入到血管内的小气泡完全可以被组织所吸收,可以再由肺排出到体外,对身体不会造成大的危害,但是如果输入气泡超过20毫升进入血管,那就易引起空气栓塞,建议立即右侧卧位,并呼叫护士来协助处理,不要掉以轻心,让本来就不舒服的身体再受折磨。

其实现在输液的情况已经非常少见了,不像过去在门诊和小诊所就可以输液,如果不是住院病人,一般不可以随便输液,而在输液前也要进行多次确认,住院护士也比门诊护士要更稳妥一些,不像过去的门诊护士工作量非常大,容易出现忙中出错的现象。

现在非必要基本不让输液,所以输液的人数也会减少很多,护士工作量减少后,工作更加从容,流程更加规范,已经很难出现这种输入气泡的时间。

不过既然生病,需要输液,说明我们自己的生活上有疏忽,才导致需要去输液,我们自己也该为之负责,事关自己的健康,对每一个事情都要了解清楚,尤其是这种直接输入体内循环系统的药物,气泡是有风险的,药物如果输错还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自己也要小心,这些常识性的还是还是要了解,并注意。看病时,如果需要输液,最好有人陪同,不要一个人去,遇到突发事件好有个跑腿的人。

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输液常识及注意事项

一.正确看待“输液”。

“输液”在医学术语中叫做“静脉点滴”或叫“静脉输液”。有些病人或病人家属十分信赖“输液”,不管病情轻重或有没有必要,一开口就说“吊两瓶水(输液)就可以了”。这种“不打吊水病难好,输液一挂病就跑”的输液万能的想法是不妥的。

“输液”固然有它的许多优点,如药效起效快,某些对皮下、肌 肉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亦可采用静脉用药;可将药液加入“吊水”中滴注等等。但是“输液”有时也有意想不到的烦麻:

(1)易引起感染。如果注射器、针和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不严,有可能引起针眼处红肿、化脓,严重的还能引起全身感染如菌血症、败血症等。

(2)易引起不良反应。“输液”的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发生率比口服的要高得多。如输液反应、胃肠道反应、空气栓塞、晕针等,有些可以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

(3)易染上传染病。”输液”最易通过血液、血液的代用品或交叉感染(尤其是在某些地区一次性输液器尚未完全普及的情况下)而传染上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病毒以及艾滋病。

(4)耗时费钱。一瓶”液体”一般要2小时左右才能输完;加上输液的设备、器械及药物的成本高,相同剂量的同样药物,费用比口服或其它常用的用药方法要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因此,治疗疾病不能完全依靠”输液”,必须依据病情来决定,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二.为什么有的”输液”瓶上要裹上黑布?

医院有时可以看到”输液”瓶上包了一层黑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道理很简单: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促使某些药物的氧化、分解和变色,如肾上腺素经日光照射后易氧化变成红色、棕色,产生有毒物质;又如对氨水杨酸(PAS),静滴溶液久置和见光可分解成棕色的间位氨基酚,使抗结核的疗效减弱而同时又增加其毒性;再如血管扩张剂硝普钠,遇光后很快分解为硫氰化合物,失去扩张血管的作用同时还可造成氰化物中毒。因此对这些药常常临时配制”输液”液,并及时裹上一层黑布,避免日光中的紫外线的照射,以保证药物疗效,减少药物的毒性反应。当你遇见“输液”瓶裹有黑布的静滴液时,请你不要认为这是“多此一举”,随意将其掀开,以免达不到治疗效果和发生意想不到的毒性反应。

三.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1.”输液”以什么样的速度最合适?”输液”在速度上也是很有讲究的。每分钟以多少滴最为合适呢?这个问题是灵活和复杂兼而有之。一般情况下,成人以5O滴/分钟左右,儿童在20滴~4O滴之间,但在下列特殊情况下,要视病情、体质等灵活调整:

(1)老年人和儿童,心肾功能较差或不太完善者,以慢速滴注为宜,一般在2O滴~30滴之间较妥。否则会在短期内输入大量液体而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或因肾排出受阻而全身浮肿。

(2)对患有心肺疾病和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尽量不要”输液”,以免加重上述器官的负担。若非用不可时,宜严格控制入液量和滴速,入液量一般控制在25O毫升~50O毫升,滴速控制在15滴/分钟以内。

(3)因腹泻、呕吐、出血、烧伤等严重脱水或休克的患者,入液量要大,有时可达400O毫升~6500毫升/24小时,滴入速度要快(6O滴~1OO滴/分钟),甚至更快,必要时可多通道输液,以尽快增加血溶量而促使病情好转。快速而大量输液中要严密观察病情,以防循环负荷过重及脑、肺水肿。

(4)不同的药物,滴入的速度也有快慢之分。比如高渗溶液(5%糖盐水,脉通,低、中分子右旋糖酐等),由于渗透压高,会在短时间内使血容量骤增,如果速度过快,常可以导致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又如含钾的药物,配制的浓度要低,输液的速度不要过快,以免产生高血钾而发生危险。上述两类药物的滴速一般要控制在15滴~2O滴/分钟。此外对于血管活性药物升血压时,应注意血压升降情况随时调整滴速。而在治疗颅内高压时,静滴的速度要快、最好是静脉推注,要求在15分钟~30分钟内注完250毫升20%甘露醇,太慢则起不到降颅压的作用。

“输液”过程中,病人或病人家属不要认为”输液”快几滴慢几滴无所谓,或因躺着着急,而任意扭快滴速,这样的作法是不对的。最适宜的滴速是医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的,因此千万不要随便加快或减慢滴速,以防意外发生。

四.防止”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红霉素、四环素等),或在输液过程中因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壁化学炎性反应或局部静脉感染,并因此产生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现象,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这叫做静脉炎。出现静脉炎应如何处理呢?

(l)抬高患肢,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湿热敷。方法是将上述药物把纱布或毛巾浸湿,盖在静脉炎出现的部位,然后盖上塑料布,再用多层温湿毛巾(约6O℃左右)保温。每隔5分钟将内层和外层都更换一次,每次20分钟~30分钟,一日2次。

(2)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将如意金黄散撒在多层纱布上,然后敷在静脉炎处,外层用塑料布裹住再贴上胶布,每天两次换药。敷后患者有清凉、舒适感,起到止痛、消炎作用,效果很好。如合并感染,可应用抗生素治疗。

(3)必要时可用超短波治疗。只要按照上述方法处理,静脉炎很快就可消失。

输液时空气进入血管有危害吗?

相信大部分人都打过点滴,我们也都有这个常识,空气是不能进入血管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现象,护士给我们打针的时候都会先射出一些药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排空针管内的空气。那你知道如果输液时,空气进入血管会有什么危害吗?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小编来谈谈我的见解!

首先我们得明白空气中主要成分有哪些,大部分都是氮气,其次就是氧气。但是在输液过程中不可能将空气输进血管,气体也不可能进入血液。因为我们的血液中有一定的压力,在输液过程中,人体一般处于坐着或者躺着。所以这是血液的压力会高于针管内。如果没有外界压力操作,针管内的空气是不可能进入血液之中。输液输进去空气一般都很少,可能就一个小气泡,到了人体之后,血液会对其中的氧气进行吸收,会残留很少一部分的氮气,但是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多大的危害。

如果往血管内注射10ML的空气,血栓会形成气栓,气栓很容易堵住动脉血管,就很容易出现脑梗死,心肌梗死,肺栓塞等情况!如果往血管内注入100ML的空气,哪危害可就大了,血液吸收氧气后,大量的氮气就会积聚在心脏,会在心脏形成空气栓塞,很有可能导致猝死。听完大家应该都懂了吧,如果只是少部分进入体内,对我们的身体是没有伤害的!再者说现在输液基本都是密闭式输液,是很安全的,所以病人对这种情况没必要过于敏感。

如果在输液时发现针管内有小气泡怎么办?不必恐慌,即时呼叫护士,她们经过严格的训练才上岗,不会有事的!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看完你是不是也长知识了?

护士知识:输液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春季气温变化不定,是流感的高发时期,这时如果感冒,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输液来尽快摆脱感冒,但输液不当有时也会引发不良反应,这些你知道吗?

   1、发热反应

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症状: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防治方法: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针刺合谷、内关穴。

(2)输液器必须做好除去热原的处理。

2、心力衰竭、肺水肿

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防治方法:

(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 通知 医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

(4)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3、静脉炎

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防治方法: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可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3)用中药外敷灵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超短波理疗,用TDP治疗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空气栓塞

【原因】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均有发生气栓的危险。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

症状: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防治方法】

(1)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如需加压输液时,护士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以防液体走空。

(2)立即使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飘移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肺动脉内。

(3)氧气吸入。

(4)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更换水枪时,应在病人呼气时或嘱病人屏气时进行,以防空气吸入,保留硅管或换液体时的任何操作环节,均不能让管腔与大气相通。

输液反应绝大部分表现为寒颤,体温骤升,一般出现于输液后30分钟至1小时内,有些可在15分钟内发生。

在遇到输液反应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处理中要注意控制周围人群的情绪:在发生输液反应时,家属和病人都比较惊慌,情绪激动。此时你应立即处理,在一边治疗的同时要安慰病人和家属,如果生命体征平稳,则可大胆的安慰。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必须保持静脉通道通畅:病人和家属都有这样一个毛病:发生反应,他们会很惊恐的要求护士终止输液,拔除静脉针。如果定力不足的护士遇上,会做出相同的反应。正确的方法是:必须保留静脉通路以备用。应立即关停输液管路,挂上生理盐水及新的输液器,排好气后连接到原头皮针上继续输液,注意动作要快,反折头皮针连接管,遵循无菌观念,注意避免管路污染、进气。这样做下一步的治疗会比较顺利。

3、正确回答病人和家属的问题:发生了输液反应,处理完了,肯定会有家属或者是病人问你这样的问题: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用错药了?一定要诚恳、谨慎回答。如:您放心,绝对不是用错药,这样的反应是个别现象,跟病人的体质和原发病有关系。如果病人擅自加快输液速度,那就要理直气壮地告知:输液太快了,病人会受不了,很危险的,一定要听从护士的告知,不可擅自调整输液速度,否则后果非常严重。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运动健身,锻炼指南,健康饮食,世界杯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baikezj.com/a/6426341c3ffacc108d0d2a3b.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