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父母无恩论(孔融父母于子女无恩论是怎么来的)

作者: 百科知己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17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孔融父母无恩论(孔融父母于子女无恩论是怎么来的)的相关文章:"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君臣、父子、兄弟等关系的一种倡导。尽管这些标准在今天看来已经显得有些落后,但其中蕴含的追求家庭和睦的精神还是相当值得肯定的。...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君臣、父子、兄弟等关系的一种倡导。

尽管这些标准在今天看来已经显得有些落后,但其中蕴含的追求家庭和睦的精神还是相当值得肯定的。

提到"父慈子孝",人们脑海中可能会出现许许多多的慈父、孝子形象。

但要说"兄友弟恭",相信许多人最先想到的都会是以"让梨"之举赢得举世盛名,后来成为一代大儒的孔融。

孔融让梨的故事出自于《世说新语》,说的是孔融年仅四岁时和兄弟们一起吃梨,对于普通孩子来说,都是认为拿越大的越好,但孔融却"辄引小者"。

人们问他为什么拿小的,他答道:"我小儿,法当取小者。"尽管年纪很小,孔融却懂得礼让兄长的道理,因此这个故事在后世广泛流传,成为了教育孩子的典范。

长大后,孔融成为了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在文学、政治、思想领域都很有建树。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孔融长大后却被指责极其"不孝",还惨遭曹操杀害。

据《后汉书》记载,孔融十三岁那年失去了父亲,他为此"哀悴过毁,扶而后起",也就是伤心到不能站立。

由于孝行感人、才华又出众,数年后孔融直接被司徒杨赐征辟为掾属,负责暗访贪赃枉法的官吏。

这段时期,孔融刚正不阿,从来都是直言不讳,因此人们也都十分敬畏他,不过,这样的性格也给他带来了麻烦。

那就是一次他拜访大将军何进,门人没有及时通报,他便直接离开,这样不给面子的行为差点就导致何进要派人直接杀掉他。

何进死后,董卓进京,这位西凉军阀想要废黜少帝,改立献帝,好进一步把持朝政。

董卓的这种不合礼数的做法当然是孔融无法接受的,所以为人直率的他当庭与董卓展开了一场言辞激烈的辩论。

对于其他反对者,董卓大不了一杀了之,但孔融身份特殊,又是名士,因此他也只好将其送到北海担任国相。

可以说,若不是孔融圣贤后人、一时名士的身份,他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孔融的毛病,一是过于心直口快,二就是常有惊人言论。

建安元年(196)时太傅马日磾出使山东,途中数次寻求袁术的帮助,结果后者不但夺走前者作为使者的符节,还硬要他留下给自己当军师。

作为汉朝老臣,马日磾不堪受辱,当时就呕血身死。

消息传回朝廷,人们都夸赞马日磾的忠心,但孔融却表示马日磾身为汉朝上公却取媚奸臣,不给他定罪就不错了,不必将其厚葬。

官渡之战曹操获胜后,其子曹丕迎娶了原本是袁熙妻子的甄宓,孔融见到这种行为又忍不了了,当即写信给曹操道:"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我们知道,武王讨伐纣王后并没有将妲己赐给自己的弟弟周公,这显然并非是单纯引经据典。

实际上,这是孔融在讽刺曹操,认为他虽然代表朝廷四处征伐,实际上和袁绍是一路货色,都不利于汉王朝的复兴。

此后的十余年里,孔融就像是和曹操对上了一样,对于曹操发布的政令,他常常是毫不留情地对其中不足之处加以批判,但曹操顾及自己爱才的名声所以一直忍耐。

建安十三年(208),面对孔融的我行我素和无情批判,忍无可忍的曹操终于选择了将其诛杀并弃市。

正如上文多次强调的那样,在那个年代想要诛杀孔融这样具有知名度的人士需要充分的理由,为了尽量维护自己的形象,曹操派出了路粹。

得到曹操密令后,路粹上书陈述了孔融的数条罪行来弹劾他。

首先,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卿金刀'。"

也就是说,汉室衰微时,担任北海国相的孔融曾招揽军士,并表示自己是孔圣人后代,配得上拥有天下。其次,孔融身居高位,却诽谤朝廷、不遵守规矩礼仪。

罪行之三,是孔融与祢衡聊天时曾声称"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也就是说,孔融认为父母之所以生下子女是出于情欲,且母亲怀胎生育仅仅是像把一件东西寄存在桶里,不久后拿出而已。

在那个极度重视孝道的社会,孔融这番话相当具有颠覆性。我们无法知道此话是孔融亲口所说还是凭空诬陷。

但他小时因让梨知名,长大后却因"不孝"被杀的经历,确实能够让人感到十分的"讽刺"。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孔融父母无恩论(孔融父母于子女无恩论是怎么来的)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baikezj.com/a/67130819afe0f6fd980e8c52.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