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文化传承人(木偶文化传承人有哪些)

作者: 百科知己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17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木偶文化传承人(木偶文化传承人有哪些)的相关文章:木偶文化传承人李淑英,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绣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民间文化技艺大师,潮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潮州市湘桥区民间艺术陈列馆馆长、潮州市湘桥区...

木偶文化传承人

李淑英,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绣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民间文化技艺大师,潮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潮州市湘桥区民间艺术陈列馆馆长、潮州市湘桥区潮绣研究所所长。

1982年 作品《刺绣铁枝木偶》屏套被国家文化部选送出国展览并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

2005年 潮绣作品《宝鼎》系列被选送至澳门第13届国际潮人联谊会展示;

2006年 潮绣作品《龙凤麒麟》入选2006中国杭州国际休闲产业博览会《民间艺术节优秀作品展》;

2007年 潮绣作品《战甲》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

2009年 潮绣作品《凤穿牡丹》荣获杭州锦绣中华、中国织绣精品大展金杯奖;

2010年 在上海世界博览会“广东活动周”现场演示潮绣技艺;

2011年 潮绣作品《金玉满堂》荣获中国刺绣艺术精品展“中丝园杯”金奖;

2012年 潮绣作品《九凤宝鼎》荣获第七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民间艺术金奖;

2012年 潮绣作品《龙凤宝鼎》荣获2012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杯奖。

木偶文化传承人有哪些

意外走红的上戏木偶专业,是一个为了传承木偶表演文化的专业。木偶表演文化的专业设置木偶操纵技巧、木偶表演以及声乐、台词、形体和表演等专业课程,专业主课由中国木偶艺术传承人,国家一级演上海木偶剧团副团长郑国芳教授亲自任教

上戏木偶专业成为艺考黑马,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这些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扶持打造了良好的环境,而木偶剧本身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整个专业的培养体系,也是奔着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去,这让上戏木偶专业的毕业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上戏木偶专业的发展历程。

2004年,上海木偶剧团联合上戏 开创首个木偶专业本科班,第一届只有30多人报考,最后招录到14人。不过,正是这首批14位本科生,毕业后进入上海木偶剧团后表现出众,才引起了社会对木偶专业的关注。到2007年,上戏木偶专业开始每年招生,报考人数也逐年增多。

从一些学生的不了解不热爱,到主动传承不断创新,也能看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正在给传统文化开拓更广阔的未来。

木偶文化传承意义

泉州木偶是福建泉州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因产地福建泉州而得名

  系用樟木刻制头坯,经裱背,盖上胶土,磨光,再施以彩绘,配以服饰。泉州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泉州木偶头轮廓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乃驰名中外的民间工艺珍品。

传承者木偶

木偶它源于汉朝,历经“俑”“妓俑”“傀儡戏”三大阶段的发展,直至唐朝才有了稍显成熟的表演形式。木偶经过岁月的洗礼,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被称为百戏之祖。20世纪后,木偶戏逐渐丰富的演出形式,使得剧目不断增加。30年代后,木偶戏在影视行业崭露头角。时至今日,木偶戏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中国木偶艺术,是中国艺苑中的一枝独秀,其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演员除了需要操纵木偶,还要根据配乐进行演唱,这也就形成了木偶戏的突出特征,木偶是媒介,有主线有歌舞。

在这里木偶充当人的傀儡,单看木偶本身是不存在任何思想的,是人赋予其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充满活力的肢体动作。在舞台上,人偶融为一体,木偶演绎着人的喜怒伤悲,生动形象。木偶本身也是非常讲究的,由于其形体和操纵技术存在差异,为了方面区分,也将其分别命名为、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药发木偶等等。

中国木偶表演的传承者

1、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戏曲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

3、舞狮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

4、木偶戏

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5、民乐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木偶艺术如何传承

1、湖南省文化厅是主管全省文化艺术事业的省人民政府组成部门。湖南省文化厅机关内设12个职能处室,管理厅直属单位16个。

2、湖南省文化厅所属事业单位有:

湖南省文物局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正处级单位

湖南图书馆

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湖南省群众艺术馆

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湖南省文物交流鉴定中心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

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湖南省湘剧院

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

湖南省文化艺术中心

湖南省文化厅艺术幼儿园(副处级)

湖南省文物保护利用中心

木偶传统文化

南充的传统文化节日有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川北王皮影,川北剪纸,蛴蟆节

川北大木偶则是有3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准备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文艺演出期间,川北大木偶获得了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关注。几经讨论,最终确定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用川北大木偶表演。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2月18日,农历正月十四,嘉陵区三会场镇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当天,该镇举办了盛大的“送蛴蟆”活动。作为嘉陵区规模最大的蛴蟆节活动举办地,共吸引近8万人次参加。

木偶戏传承人

民间文学传承者是指一些民间特色文化诸如木偶戏、皮影戏、或者是特色制陶瓷、制茶等文化的世代家传的唯一接班人,具有明确的传承岗位和专一的传承文化,称为民间文化的传承者。

一个传承者可以收很多徒弟或者学者,这些徒弟或者学者没有正式接任这些岗位,但是可以另创门派或者继续扩散这些文化,这些普及、推广民间文化的人称为民间文化的传承人。

木偶文化传承人是谁

1、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

2、温历史上瓯、东瓯、鹿城、斗城、白鹿城。

3、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

4、唐朝时(公元675年)始称温州,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

扩展资料:

一、地方语言

温州本地方言以瓯语最为重要,一般泛指通行温州各地的温州话。温州话是吴语的一种,属于吴语瓯江片,是南吴语的代表。民间一般公认温州鹿城区通行方言为温州话。温州方言除瓯语外,还有闽语、蛮话、蛮讲、畲客话、金乡话、大荆话和罗阳话等。

二、非遗:

1、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

2、自2005年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始以来,通过温州市性普查,共确定非遗线索55万余条,有价值项目27000余个。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和公布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7项,省级78项,市级2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6人,省级64人。

木偶文化传承人名单

张锦绣

演员 王茜华

本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优秀企业家,因为要照看乡下生病的母亲,并且被初恋男友对家乡的奉献精神感动,最终决定留在乡下带领村民致富。

黄河山

演员 荆浩

高中毕业后就进城闯荡,事业有成后却突然回村养牛。

刘水清

演员 王往

在外是名声大噪的画家,却与母亲有着难以解开的“仇怨”。

黄老邪

演员 冯国庆

黄河山的父亲,作为木偶文化的传承人,却被人送绰号“黄老邪”。

倪洪涛

演员 沈行

张锦绣丈夫,也是一名教授,在一次科研过程中险些丧命。

木偶非遗传承人

中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宗旨,共有藏品一万余件,其中国家级非遗藏品10件、市级藏品20件、区级藏品97件,优选千余件展品、7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代表性传承人成果在馆内进行展示。中心与周边的“萧太后河展览馆”“豆各庄乡情博物馆”“垡头地区文化中心”“焦化厂文化园区”“锦龙文化创意园”等文化场所组成博物群落,形成新的文化景观。

进入中心内,首先被在半空中的“非亭”所吸引。这是一座由浪花托起、带有银色翅膀的木制亭子,中间还摆放着历史悠久的二闸狮子,其寓意被馆内精美的陈设所吸引飞翔而至,也是非遗保护传承中心的标志性设计。

此外,中心内部还设置了锦绣人间、绵绵瓜瓞、万镜之屋、惠而好我等十个展陈单元,既包含了朝阳区特色的日坛典仪陈设、朝阳评剧团等内容,还收纳了法国面具、非洲乐器、缅甸木偶和日本不倒翁等外国藏品,凸显了文化不分国界的包容理念。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木偶文化传承人(木偶文化传承人有哪些)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baikezj.com/a/6709cf76715b85e19a0902f5.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