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创始人(中庸之道是谁提出的)

作者: 百科知己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91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中庸之道的创始人(中庸之道是谁提出的)的相关文章:中庸之道的创始人1、生命的大智者——老子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汉族,楚国苦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

中庸之道的创始人

1、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汉族,楚国苦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2、永远的“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汉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3、积极而潇洒的退守者——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4、民本思想的先驱者——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中庸之道是谁提出的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何为中庸之道?

孔子一生推行仁政和德政,用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和而不同”。他的思想基础和世界观就是“中庸”,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中庸之道”。

何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道。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是不偏不倚,中正,无过不及。中者天下之正道。庸不易谓之庸,不偏离正常。

孔子在强调个人修养方面也特别注重行中庸之道。子曰:“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当这些情绪未发泄时,我们的情绪就处于心平气静,中庸平稳:但有时因发生了异常的变故,人就会有情绪的变化和波动,只要是适当、有节制,不过度与激烈的发泄,就是温和平和。这意思是说,人与人相处,行中庸,遇事心平气和,包容共济,相互谦让,文明处世,礼貌待人,人们就会减少摩擦与争斗,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人们的和谐相处。

谁倡导中庸之道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很多思想家在那个时候提出了自己先进的思想,孔子就提出了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说的就是人们要自觉进行自我修养,形成完善的人格,创造出太平和合的境界,这种学说的基础就是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由来

多数人对中国的名称理解是中央之国。

其实,这只是表面的一层意思,中国的“中”,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论语》中讲,帝尧禅位给舜的时候就说:“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历数” 和 “中”。

“历数”,本意是历法,以岁时节气之秩序,形容帝王相继之次第,历数在尔躬,犹云天命在尔身。

“中”,本意是测影计时的圭表,甲骨文里“中”字就是圭表影在中间的位置,是日之中的意思。引申为中正之道。谓汝宜保持中正之道以应天之历数。

所以这段话的字面意思就是: “舜,天时和历法由你亲自来掌握,你要好好地把握住这个圭表—中”。

引申的意思是:“舜,天命在你身,你要信守中正之道以应此天之历数。”

“中” 字,最早是指日之中,取意于圭表,中国人把中字赋予了历法般重要的意义,那就是符合自然之道的价值观。

中庸之道、中正平和,中国人做人做事讲究不偏不倚,适度而为,不走极端,顺应天道人伦。

中国人用 “中” 字表达道德和价值取向,如历数之规律,是自然之道。

历史是传承不断的,中原地区人民最爱听、也最常说的 “中”,何尝不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

所以中国,不仅仅是中央之国,更是中正之国,是这片千万年来饱经风雨、自强不息的人民的土地。

中庸 之道

中庸在儒家学说中是一种很高的境界,那到底什么是中庸呢?宋代理学大家朱熹解释说:“中者,不偏不倚,不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中庸”是孔子对商周以来“中和”思想的继承和总结而提出的一个哲学范畴,被他称为“至德”,他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广以也”,就是说,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中庸的基本原则是“允执其中”,要求把握适当的限度,以保持事物的平衡,使人的言行合于既定的道德标准。

从总体上看,儒家的中庸理论是以中和观念为理论基础的。所谓“和”即事物的和谐状态,是最好的秩序和状态,是最高的理想追求。按照儒家的思想,“和”不仅指自然本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责。先王之道,斯为美”。所谓“中”,指的是事物的“度”。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它是实现和谐的根本途径。“和”与“中”是相互联系的,正如《中庸》中所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以“中和”观念为核心的中庸之道,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反对过犹不及,强调中和、和谐,任何固执一端都失之于“中”。其二,“执中”的准则就是“礼”。孔子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记》载孔子的话说:“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结;勇而不中礼,谓之逆……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礼”以“制中”为用,所以又称“礼之用,和为贵”。因此,所谓“执两用中”、“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归根到底就是要时时处处按照“礼”办事。可见,儒家的“中庸”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把人们的视听言动束缚在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之内,既无过又无不及。因此,中庸思想在政治上是保守的。不过,作为思想方法,中庸之道含有一定辩证法的因素,又是值得肯定的。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一种思想主张。儒家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变移),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人的过激言行,是受外物的影响和诱惑而失去了本然之善。要想使自己坚守正道,不做外物的傀儡,待人接物就必须采取不卑不亢、不偏不倚的态度。

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之一《中庸》首篇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天地之理是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阴阳二气相交结成形体,而“理”亦赋于其中。天之宝日月星辰,日月星辰每时每刻都在自己的轨道上不停地运动,一旦偏离了自己的轨道,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地之宝五谷百果,五谷百果是随着节候的变化而生长发育,倘若逆时而生,其结果必然灭亡。这就是“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指的是天地的运行法则是各行其道。“修道之谓教”,是说人的言行应当效法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不偏不倚。一旦极左或者极右,不但会给他人造成伤害,同时对自己也会造成很大挫折。

子思(孔子的弟子)在其《中庸》中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所说的“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是说正人君子总是坚守正道,言行总是不偏不倚,小人总是反其道而行之。“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说的是君子之所以能够坚守正道,是其有君子之德,而处中道办事总是适可而止;小人之道之所以与中庸相反,是其有小人之心,所以做事总是肆无忌惮。并认为君子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经常警告自己不要偏离正道;小人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以才肆无忌惮。

坚守正道、不偏不倚是为人处事的一项重要准则,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但真正能够做到却并不容易。人世间有许多事情容易让我们迷失自己。就本质而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又生活在群体社会之中,人与人、与物既相互依存,又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可有许多人却被此所迷惑,心灵被金钱利欲所锈蚀,成为外物所操纵的奴隶,一旦被迷恋而不能自拔,那么将会像傀儡一样,失去自己的本然之善,违背自己的良知去干一些过激之事。损人利己只是暂时的,最终必然会给自身造成伤害。倘若损人又不利己,则更是后悔终生。

古人云:“中和为福,偏激为灾。”急躁、刻薄、顽固这三种性格,不但会对自己的事业造成不利影响,也会给人际关系蒙上阴影。急躁是魔鬼,气急则败坏;刻薄是冰霜,冷酷则无情;顽固是自缚,自作者自受。一个性格急躁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如烈火一般炽热,所有跟他接触的人都会受到伤害;一个刻薄寡恩的人,他的一言一行就好像冰霜一样冷酷,无论何人何物碰到他都会失去温暖;一个头脑顽固而呆板的人,既像一潭死水又像一株朽木,死气沉沉的已经完全断绝了生机,这种自命清高、刚愎自用,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也不愿自己反省的人必定与成功无缘。

做人难,做一个成功的人更难,难就难在如何把握好分寸上。气度恢宏旷达、心思细致严密、情趣冲和淡泊、节操严谨清明,这本来是好的品德,但如果超出一步,反而会失之偏颇。如一个人认真过了头,就显得呆板;快乐过了头,就显得轻浮;节约过了头,就成了吝啬;清高过了头,就成了傲慢。所以说要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就必须在不偏不倚上下一番真工夫。

物极必反是自然界的生存变化规律,凡事都有个度,太过和不及只能是与成功失之交臂。所以说为人处事把握中庸之道,在今天看来仍不过时。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坚持原则,小事面前要讲风格,做到清廉纯洁而又有颇能容忍的雅量,心底仁慈而又有当机立断的毅力,聪明睿智而又有不失苛求的气度,性情刚直而又有不矫枉过正的胸襟。只有顺应自然规律,牢牢把握自己的人生操守,才能走向通往成功的坦途。

中庸之道的名人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所以并不矛盾

中庸之道的创始人是谁

1.1 “四书”的形成(一)

1、【单选题】著作( )是一部论述了人生修养境界的道德哲学专著。

A、《周易》

B、《史记》

C、《诗经》

D、《中庸》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中国古代思想家(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以下中国古代著作中不涉及教育理论的是()。

A、《中庸》

B、《战国策》

C、《孟子》

D、《论语》

我的答案:B

4、【单选题】()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

A、《尚书》

B、《中庸》

C、《礼记》

D、《诗经》

我的答案:D

5、【多选题】以下属于“四书五经”中“五经”的是( )。

A、《史记》

B、《尚书》

C、《礼记》

D、《天人三策》

我的答案:BC

6、【判断题】《礼记》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论述了先儒之道。

我的答案:X

中庸之道是谁提出来的

中庸思想不是老子提岀来的,是孔子提出来的。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的中庸之道,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孔子提出中庸思想,目的是教化和引导人们,实现稳定和谐的理想状态(这一点与老子不同,老子研究易经,认为人应该无为而治)。《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中不偏,庸不易”。

中庸之道来自哪里

中国人历来奉行“中庸主义”,但这里的“庸”并非平庸,也不是意味着不思进取,而是指适中、无过无不及。

中庸的简单介绍与对中国人价值观的影响

中庸之道简单来说就是不偏不倚,即不突出也不差劲。

如我们常说某人中庸也就是指他为人圆滑谁都不讨好,谁都不得罪。

按理说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会被唾弃,但是事实恰恰相反,正是这样的人才能活得更加滋润。

若非中庸,人们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激进或保守的倾向,即常说的左倾或右倾。

思想左倾之人具有冒险精神,他的优势来源于打破常规甘于承担风险,而劣势也是如此。

思想右倾之人保守,保守也意味着稳定、不愿突破常规,而劣势也是来源于守旧、教条主义。

相比于左倾或右倾,中庸不左不右的思想给我们指明了道路。

奉行中庸之人,看起来无过无不及,做什么都合适、圆滑,既不过于理性,也不过于感性,但这才是最纯粹、最自然的状态。

同时中庸也是一门成功学,纵观中国历史,成大功者莫不遵循此图。

中庸的核心观点“中和”

“中庸”的核心即“恒用中和”,何为“中”?何为“和”?

​“中”作为名词来解释就是指不偏不倚,不左不右。

但是在儒家经典《中庸》一书中,“中”上升到了如“道”一般的哲学境界,只可意会而很难用文字确切的表达出来。

但是先哲们所留下的一些解释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二。

朱熹注《中庸》时说到:“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简单来说就是人性本善,恰好因为其至善,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朱熹

再来看“和”,《中庸》言:“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刚才说到,喜怒哀乐未发则为“性”,已发则是“情”,由至善之性而发的至善之情称为“和”。和者,无乖戾之气,无易怒之情。

所以“中和”就是指以中华传统“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为基础,用阴阳对立统一的基本方法,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系统各要素的相对变化中运用各种手段调节,使之达到和谐的境界。

“中和”思维的理论来源之一,“中和观”的演变和发展

万事和为贵、和气生财,中国人对“和”的追求已经成为了衡量个人品行、心性的重要尺度。

“和”是目的,而“中”是产生“和”的方法。

“中和”思维在历史上源远流长,其“中和”一词虽首次出现于《中庸》一书当中,但是早在尧舜时代“中和”思维就已初露雏形。

尧禅让于舜之时,就曾教导舜“允执其中”,夏、商、周三代皆以“中”的思想为价值尺度。

尽管当时的思维水平并没有把“中”上升到一种哲学高度,但是人们对它的推崇已经显示了普通大众的“尚中”、“执中”的思维逻辑倾向。

“尚中“思维被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始于《易经》,《易经》这本书不仅总结了事物兴衰之理,事物变化规律,还难能可贵地提出了具有丰富哲理的”中和“思想,因此其书也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

翻阅《易经》你会发现书中经常出现带“中”的词汇,如“中行”、“中德”、“中节”等,这些均是教人正直,为人处世恪守正道之语。

这些丰富的“尚中”思想,经过孔子的继承与发展后成为了后世儒家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同时“中和”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存在状态,其表示事物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适中、适度、和谐的氛围。

“中和”也分为系统的“中和”与个体的“中和”。

系统的“中和”是指处于社会当中的个体,他们自己所有的目标、行为、思想要在总体上符合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也就是说系统的“中和“,需要个体的努力来实现。

同时人类社会的“中和”与“宇宙万物”的中和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

其思维方式无非就是通过主观感受去选择最好的方法处理自己与客体关系。

尤其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并使这些关系总体趋向于和谐、有序的状态。

儒家所推崇之“仁”也是“中和”思维的来源。

个体“中和”与系统“中和”该如何统一?

这在中国儒家传统哲学中有着切实的解决办法,那就是“致中和”。

这一套经世致用的哲学方法提倡“反身修己”,意思是指个人在内要回归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自我反思与修养,在外行为处事的好坏不应随着某人的主观意志决定,而是要看其是否符合儒家哲学所提出的那一套中正仁义道德规范的标准。

同时“存心养性”对于个人完善自我人格,坚守自己个体在社会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尤其重要,通过这种方法人们才能实现个体内心的“中和”。

但是儒家学派所倡导的并非是这一种独善其身的“中和”,而是兼济天下的“中和”。

这就要求个人在自身修己之时,要立足于自身的仁义之心。

由个体的情感出发,将“仁”由近及远,由亲到疏地普遍推行。

这样儒家所倡导的“仁”才有了普遍的现实意义,才能真正实现“致中和”中的“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最高境界。

同时个体的“中和”与系统的“中和”并不是独立的两个方向,而是如硬币一样是同一事物的两面。

众多个体的“中和”形成“类”,而系统的“中和”就立足于“类”的整体性,所以说个体“中和”与系统“中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但是个体的差异无可避免,这就导致了人与整体、人与人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矛盾。

解决矛盾实现“中和”就需要人与整体、人与人直接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

在《易经》中就提出了两个沟通的途径:感通或变通。

所谓感通就是相互沟通、联系的各方在相互感应的过程中逐渐消除认知障碍而直接相通。

在“感”和“应”逐渐到“通”的过程之中,思维角度至少转换了两次,一是以己度人,二是反身而诚。

第一个很好理解就是咱们常说的“设身处地”了解问题,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

第二个则是将思考视角重新拉回己身,问一下如果自己面对此情此景又该如何抉择。

当己身经过两次的角色转化之后就能与他人建立足够的互感互通,而角色转换的目的也正是寻找“类”的共性,正是这种共性成为了彼此相互沟通的链接点。

“中和”思维所具有的独特特征

“中和”思维作为儒家独特的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其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有着“生生而富有”、“君子而时中”的独特特征。

“生生而富有”的具体性促进社会交流

所谓“生生”,其实就是指时间尺度上的永恒发展,“富有”则是指空间尺度上的全面兼容。

《易经》言圣人之德时说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这里是指时间与空间相互融合的时空并行论。

不过这种思维在慢慢发展的过程中渐渐偏重全面性而忽视历史性。

自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对于全面性的偏重愈发明显。

人性论从性善论到性恶论及到性三品论的演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其全面性上来说。

这三者都没有西方灵肉论的那种尖锐对立,反而这三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承认人性中总是兼具精神与肉体、道德与物质的两重性。

他们之间的微妙区别只是两重性的轻重主次不同,且绝对禁欲与绝对纵欲在儒家学说或者其他哲学经典当中找不到任何依据。

同时无论儒家的人性论对于人性的批判多么的孤高、精辟,但还是脱离不了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

就“中和”的思维过程来说,它注重理性具体,而非感性具体。

其认识过程主要有三个环节:感性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理性具体,最后从理性具体到实践。

但是就儒家学派来说,他们主要重视最后一个环节即从理性具体到实践,而忽视了理性具体之前那两个环节。

这就给后人造成了一种“迂远而阔于事情”的刻板印象。

所以脱离当时社会环境的实际,人为的抹杀掉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区别包括政治、文化、经济上的差异,这种建立在人类理想基础大厦上的“中和”思维,如同形而上学,注定只能被人束之高阁。

这一点在春秋时期诸侯王们评价孔孟之道时就已经意识到:“美则美矣,吾不能行。”

最后孟子也意识到了这一理论的缺陷。

虽说如此种种,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中和”思维的意义,在历史潮流的影响下,各国从独立封闭,走向了开放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互斥性减弱,趋同性加强,社会对抗性日益瓦解,“中和”思维在其中也有着一定的促进因素。

“君子而时中”富含的辩证思维

“中和”的思维方式富含辩证思维,其辩证性多在“执中”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上体现。

《论语·子罕》有言:“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指出了儒家哲学的一条根本性的认知原则,即人是“无知”向“大知”不断进步的过程。

在其中他也给出了达“大知”的方法,即“叩两竭中”。

所谓“叩两竭中”就是在分析事物变化的过程中,考察其相反相成的两方面。去除两端的片面性,这有点类似比赛时我们常说的去掉一个最高分,最低分。

在规避了两个极端所带来的影响之后,就能从矛盾之中发现和综合出统一的根据以及序度。

简单来说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从整体的视角来看,那么事物的本质也就能够轻松把握。

“执中”的灵活性还在“时中”上有所体现。

《中庸》一书就提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要想“执中”那么首先要依附于时,随“时”而“中”,随“事”用“中”。

即要求思维主体在具体的实践中对具体事件的时空、对象、条件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并时刻注意合理运用“执中”的行为,主体的行动应依“时”而变,通过不断的变化以使之后的行为能保持最佳的合理性。

同时中和思维的辩证性还体现在“和而不同”之中,这种思想最初由孔子提出。

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同”是指相同事物的相加,而“和”则是对立的事物相互配合。

依据物极必反的理论,“和”是事物发展壮大的原因,“同”则是事物发展到顶峰的必要因素。

当某事物发展到顶峰之时,也就意味着它即将走向衰败。

用身体来举例,古人认为身体是由“阴阳”组合而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体内阴阳和谐才会身体健康,这就是“和”。

如阴胜阳衰或阳胜阴衰,体内趋向于单一的阴或阳的“同”都会让身体阴阳失调,出现毛病。

所以我们总是追求“和”而非“同”。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是倡导人与人之间应该和平共处,平等相待,积极汲取其他人的不同意见,善于与其他人和谐相处和合作。

于是在此思想环境的浸染下,孔子所提出的“和而不同”的思想,逐渐上升成为了中华民族处理矛盾对立与统一关系的极大智慧。

“中和”思维的评价及其作用

“中和”思维作为中国古典的哲学智慧,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构成部分,其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与氛围中生长壮大并逐渐影响了中国人在各方面的思维方式。

如在古代文学艺术之中,知识分子更是以“中和”为至美境界。

文学方面的“中和”则要以质与文、善与美、情与理的和谐统一为基准。

绘画留白

绘画中则是要墨浓淡相宜,枯湿兼具,留白适中。音乐则讲究八音克谐、音声相和、气韵生动等。

就如前方所提的身体“阴阳和谐”也是中医融汇了儒家“中和”后提出的一种行医治病的基本思想。

“中和”思想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其教导人们做事不要走极端,要着力于维护集体的根本利益,要存大同,求小异,从矛盾的对立中寻求统一。

融汇这种思想对人们解决复杂的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以及维护统一的多民族政权都有着十分巨大的作用。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中庸之道的创始人(中庸之道是谁提出的)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baikezj.com/a/6663ad4e6bf40cdc6c0d929f.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