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墓在哪里(没被挖掘出来且只能推测没办法找到)

作者: 百科知己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20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成吉思汗墓在哪里(没被挖掘出来且只能推测没办法找到)的相关文章: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途中去世,享年66岁。在世界上所有的征服者中,成吉思汗可以说是极少数能得到善终的人,他并没有遭到自己部下的反叛,也没有被敌人所杀,而是在自己的大帐里走完了他的一生。但...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途中去世,享年66岁。

在世界上所有的征服者中,成吉思汗可以说是极少数能得到善终的人,他并没有遭到自己部下的反叛,也没有被敌人所杀,而是在自己的大帐里走完了他的一生。

但是数百年以来,关于成吉思汗去世的原因,还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争议,有人说他是在整套西夏途中战死的;有人说是因为年老力衰,从马上掉下来被马踩死的;

还有人说是被雷劈死的;但其实这些说法都不正确,结合前人的研究我们知道,成吉思汗是属于正常死亡,并没有这么多奇葩的死因存在。

但作为世界上伟大的征服者这一的成吉思汗,其身上也必然不只有这一个迷。除此之外,数百年来,人们对成吉思汗的葬处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那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究竟葬在哪儿呢?

关于成吉思汗的墓葬地点,我们通过记录元朝历史的官方文献《元史》中只发现三个字——“起辇谷”。但至于这个起辇谷究竟在哪儿,数百年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并没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答案。

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起辇谷”的确是蒙古汗国及其后来元朝历代皇帝所属的“皇家墓葬区”,但至于这一墓葬区的具体地理位置在哪儿,在现存的史书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当然,也正是这样,才给成吉思汗陵墓的所在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实际位置,那成吉思汗的陵墓是不是就永远找不到了呢

永远成为未解之谜了呢?实际上也不全是,在笔者看来,想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是得回归到蒙古人的丧葬习俗上面来考察。

我们知道,蒙古人的丧葬习俗十分奇特,他们会将死去的皇帝埋在一个山谷之中,不堆坟丘,不设标记,但是他们会在墓地上面宰杀一只小骆驼,等到来年春天长草之后才撤离。

等到祭祀的时候,他们就会让小骆驼的母亲(母骆驼)带路,只要母骆驼开始哀鸣不止,那么就证明此地就是墓葬地,接着便开始举行祭祀仪式了。

在记载元朝历史的相关文献中,不记录皇帝陵墓的具体位置以及陵号,而是将其统称为“辇谷”,即上文所说到的“起辇谷”。

根据传说,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后,继任大汗窝阔台让2500名工匠为他打造陵墓,400蒙古士兵负责监工。为了保证陵墓的神秘性。

在陵墓完工之后,这些士兵会将工匠们全部处死,然后等到这些士兵回城之后,也要被集体处死。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证明他们都已经死亡,还会命令将他们的耳朵给割下来,可以说非常的残忍。

因此,知道成吉思汗陵墓的,几乎没有一个人能活下来。当然,这也许只是一个传说!

但其实早在二十多年前,一支来自美国的考古小队便已经去探寻过成吉思汗的陵墓了,他们甚至探寻到了三个比较可疑的地区,并认为这极大可能就是成绩山的墓穴所在地;

第一个地点是一座传说埋葬了成吉思汗的大山

但是当考古队员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他们的马已经不能再往上爬了,于是只要退下来,返回营地乘坐直升机登上山顶。不过很可惜,他们在山上搜寻了很久都没有找到陵墓的影子。

第二个地点名叫“穆里”

注意了,这个名字并不是这个地方原来的名字,而是因为这是一位名叫“穆里·克拉维兹”美国探险家所研究发现的,所以便以他的名字命名而已。

当时考古队员们在这里发现了150多座不同时期的古墓群,但是同样在寻找了很久之后还是没能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

第三个地点比较“诡异”,它是一堵石墙

考古队员们在百般搜寻无果后,有幸认识了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牧羊人,据说此人受到其父母的“命令”,让他守护一堵石墙。

并且他的父亲曾经告诉他说,这里埋葬着一位很重要的人物,而当地的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墓。

随后,这群考古小队还在美国的各大媒体上宣布找到了成吉思汗陵墓的消息。但事实上,这一消息似乎并不真实。

其实总的来说,对于成吉思汗的陵墓所在地,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太多的传闻和猜错。

我国的考古学家们也都成为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山脉所在的清河县三道海附近发现了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并说这极可能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墓所在地。

此外还有的考古学家估计,成吉思汗的陵墓,应该是在蒙古国的乌兰巴托附近的肯特山脉的一个山谷里,但至于具体位置在哪儿,谁都不知道。

1990年,日本的研究员甚至通过卫星设备在外蒙古进行长时间的考察,可结果也是无功而返。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成吉思汗墓在哪里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baikezj.com/a/665680a63f9870760d0a30b5.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