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青花——明洪武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盘 | 域鉴2023秋拍

作者: 百科知己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73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水墨青花——明洪武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盘 | 域鉴2023秋拍的相关文章:明代自洪武时期建立御窑厂始,至永乐一朝,启用宦官监督制度,“钦命中官一员,特董烧造”,可令皇帝的意志,通过宦官而直达窑场,使得此一时期烧造之御瓷无论釉色、器形、装饰花纹皆臻至完美。构图疏朗雅致,纹样写...

明代自洪武时期建立御窑厂始,至永乐一朝,启用宦官监督制度,“钦命中官一员,特董烧造”,可令皇帝的意志,通过宦官而直达窑场,使得此一时期烧造之御瓷无论釉色、器形、装饰花纹皆臻至完美。构图疏朗雅致,纹样写实传神,画功娴熟,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笔触浓淡不一,晕散自然,从而使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隽永雅丽之美。

明初洪武时的青花瓷,各个方面大都延续元代枢府瓷古朴敦厚的风貌,器型粗大,胎体厚重,青花色泽偏灰,图案装饰线条粗疏豪放,尤其是民窑器,如撇口盘、碗类器型,中部以下胎体逐渐厚重,有的与元瓷一样,或者折腰,或者器心留有叠烧的垫饼痕迹。但同时,洪武青花改变元代层次多、花纹满的风格,趋向多留白,民窑器更加自然写实且绘画简练豪放,创造了明代早期的"一笔点划"。


lot 35 
明洪武·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盘口径19.6cm,高1.8cm,底径12cm2023秋拍

秋拍中的这件明洪武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盘,侈口,折沿,浅弧壁,圈足。整器纹饰层次分明,布局疏朗有致,绘制技法极其精湛考究,做为辅助纹饰的回纹,不同于元代的同向组合,正反两个一组,装饰在碗口沿。


盘底绘缠枝花卉纹,青花双圈为缠枝菊花,菊花纹绘成扁椭圆形,花心绘斜网状,花蕊外部用双线勾描轮廓。花瓣有两层,最里层为白色小花瓣,只用线描而不上色,外层花瓣填色,每个花瓣顶部和一侧都留白边,表现出花瓣的层次。圈心为一折枝莲花纹,莲辫细长而尖,勾线填色,一边留有空白,纹饰细腻,笔法生动形象,浓淡相宜,极具洪武时代特征。


与元代图案相比,洪武青花已表现出自身的某些时代特征,元代叶形较大,为大花大叶,至洪武时则明显缩小,此件洪武青花盘菊花叶子绘成葫芦状,叶子两侧各有一或两个分叉,显得画面较活泼,昔日元代大花大叶不再复现。

同时,此器借鉴了国画的笔墨意韵,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凸显其历史沧桑之气息。明代尙赤,洪武时期,由于“朱”与“红”相一致,青花釉里红的瓷器生产由此得到大力发展。洪武青花和釉里红风格极其类似,造型几乎一模一样,绘画的风格和题材也相同,整体风格都是古朴典雅。唯一的不同就是釉下彩釉不一样,青花是釉下钴料,呈现蓝色;釉里红是釉下铜红釉,呈现红色。而该时期青花瓷器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便是青花器物发色大部分灰暗。


明洪武 青花缠枝花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探其原因,有说是明代建国时元代留存的进口青料已用之怡尽,故只能用发色不好的国产青料取而代之;也有的说景德镇元代瓷业工匠躲避战乱而弃走,古瓷艺失传故造成窑温难控而所致青花发色青灰;还有研究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建御窑厂,树本朝纹饰其宗旨就是要“破”元青花,“立”明青花,青料发黑,可让画面更像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使瓷器更具有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明洪武青花瓷的色泽偏于暗黑,其实是人们刻意追求的,反映了当时的意识形态与审美取向”(高阿申先生的《明洪武青花瓷的呈色研究》)。众说纷纭,洪武这类沉稳典雅发色青灰瓷器究竟如何而来,至今尚无权威定论。

目前,承接大名鼎鼎的元青花和永宣青花的洪武青花传世品不多,仍未发现真正带有洪武官款的器物,意见比较—致的是—些考古出土物。1994年,御厂东院出土的第一类器物因“器胎厚重、器型硕大,其料色灰淡,画笔劲健……器底普遍呈橙黄色”而被确认为是洪武瓷,并推论“洪武二年说”可信,是考古学上首批确认为洪武时期的遗物。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数十件洪武青花瓷器,几乎都是清宫旧藏之物。



御窑厂遗址明洪武遗存发现地点示意图

由于洪武年间的瓷器传世极少,又多采用“釉里红”手法,青花瓷很少见,因此洪武青花瓷器的市场升值的空间很大。明日秋拍就将启幕预展,欢迎广大藏友来现场上手鉴赏,尽览臻品!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秋拍专场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水墨青花——明洪武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盘|域鉴2023秋拍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baikezj.com/a/65f8e52650739827310bcce5.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