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家杂志(创业家杂志社)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创业家杂志(创业家杂志社)的相关文章:创业家杂志社1978-2018年,40年弹指一挥间。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到全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示范区,陈春先、纪世瀛、王洪德、段永基、柳传志、王选、...
创业家杂志社
1978-2018年,40年弹指一挥间。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到全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示范区,陈春先、纪世瀛、王洪德、段永基、柳传志、王选、王文京、俞敏洪、刘迎建、尹卫东、雷军、俞孔坚、李彦宏、刘强东……每一代“中关村人”都见证着中关村的创新发展,留下了许多饱含创新的标识和无数关于探索创新的故事。
5月18日,作为第二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主要活动之一,由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北京市分会、中关村杂志社共同主办的 2023中关村创新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致敬——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为主题,与会嘉宾共话中关村改革创新的辉煌成果,倾听中关村老、中、青、新四代企业家及创业者诠释中关村精神、中关村文化,共同展望中关村未来。
论坛上,由中关村创新论坛组委会、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关村》杂志、新浪网共同参与评选的“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40人、中关村科技园区30年30个集体评选活动”揭晓。陈春先、纪世瀛、柳传志、段永基、雷军、李彦宏等40位为中关村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获得“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杰出贡献奖”(个人)。联想控股集团、用友公司、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等30家为中关村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团体,获得“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杰出贡献奖”(集体)。
于军:走出创新发展的“中关村之路”
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于军在论坛上致辞时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关村创新发展40周年,是中关村科技园区设立30年。40年来,中关村勇为改革开放之先,引领创新发展大潮,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中关村之路”。这条路饱含着创新标识和探索故事,承载着责任和使命,也承载着创新发展重任,“中关村之路”的内涵丰富。
过去40年,中关村特别是作为核心区的海淀区,所走出的每一步都担负着国家战略的责任和使命,都打上了国家战略的烙印,标注了民族发展的符号,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宏大事业一个缩影。中关村见证了我国科技创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进程。中关村自海淀区而起,海淀区也因中关村而兴,海淀作为中关村的发源地和核心区,经过40年的砥砺奋斗,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内涵和价值体系的高精尖经济结构,也积淀了丰厚创新文化底蕴和创新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引领支撑了北京的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了全国创新驱动发展。
中关村和海淀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发展成果,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得益于科学家、企业家以及创业者的产业报国、家国情怀,得益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个创新主体的高度融合、良好互动及协同配合,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心培育,全心服务。
于军说,总结经验是为了明确方向,回顾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下一步,海淀区将持续推进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落实好建设好“三城一区”主平台,支撑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海淀区要深入挖掘海淀所孕育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形成新的发展动力,也就是文化的动力。先进的文化、创新的文化、红色的文化、古都的文化,都在海淀有着深厚的底蕴和良好的互动,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挖掘文化新的动力,作为海淀下一步发展主攻方向,契合了海淀的资源禀赋和海淀的发展阶段,也契合了中央和北京市委对海淀的任务要求。
于军最后表示,海淀区要努力构建支撑创新发展新型城市形态,争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创新城区的建设者、创新发展的服务者以及改革创新的探索者,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以建设中关村科学城为抓手,以建设具有支撑创新发展新型城市形态为理念,最终就是要在海淀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研等首善之区。
段永基:创新是孤单和超前的
1984年,一群科技人员辞去公职,向海淀四季青公社借了两万元启动资金,下海创办了四通公司。后来,四通集团董事长段永基加盟四通,并带领四通走出了一条产业报国之路,为中国办公自动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段永基表示,四通集团至今已经走过35个年头,35年的道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勇为改革添动力,矢志创新求发展”。
段永基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四通为什么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就是提出的自由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四自原则”以及“你有多大本事能翻多大跟斗,就给你铺多大垫子”的口号,在计划经济体制一统天下的时代,极大鼓舞了那些胸有大志、敢于冒险、勇于挑战的一批仁人志士,走出大院、大所、大机关,走上一条掌握自己命运的创新创业之路。
乘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四通从1984年起就开始做国际贸易,从1987年就开始兴办中外合资企业,先后与日本三井、三菱、富士通、松下、欧姆龙等日企合办了12家中日合资企业,与美国波音、微软、康柏等美企兴办了6家中美合资企业。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四通就认识到,公司要发展,必须具有在全球组织资本、技术、市场、人才资源的能力,所以四通在1993年就率先实现了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段永基回忆当时上市的过程时说,这其中遇到体制机制障碍之多,不胜枚举,至今回忆起仍感到险象迭生,心惊胆战的场景历历在目。
段永基表示,35年走过来,四通一直以应用技术创新与原创技术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主要动力,有过成功,也有过很多的失败。企业必须经受得了痛苦、磨难和打击才能成功,没有意志和信念是很难做到长期的专注和专属的。“所以搞原创技术创新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孤独。”段永基说,创新一定是超前的,但是要切忌不能超前过多。超前半步是“先锋”,超前一步以上很可能会成为“先烈”。
王文京:持续创新赢未来
1988年,在海淀南路的一个宿舍楼里,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诞生了。
作为一家创立30年的科技企业,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文京亲历和见证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30年。
王文京表示,这30年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历程,用友的发展伴随着中关村的发展也在不断进化和提升。从用友的发展来讲,可以用1.0、2.0、3.0阶段进行概括。1.0阶段核心就是财务软件,从1991年开始进入市场,后做到中国市场第一,今天仍然保持着市场领先的位置;2.0阶段核心的产品和业务,即用友企业管理软件ERP系统。2002年,用友在ERP市场领域做到中国市场的第一,一直保持到现在;最近这些年,用友正在经历转型发展,迈入3.0的新阶段,核心产品业务已经转为企业云服务。
在第一个阶段财务软件的发展,用友服务了全国大概40多万客户;到了企业管理软件服务阶段,用友的客户数量超过200万。目前,用友的目标是服务超过千万家企业和公共组织客户,公司的营业规模也伴随产业和产品发展,从几亿元、几十亿元向百亿元的规模发展。
王文京说,总结用友30年的发展,感受中关村40年的创新发展,可以看出,持续创新和生态发展是中关村能够持续发展、更好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产品、技术、市场和产业,随着技术浪潮的发展,必须要不断地更新换代,必须要不断地创新发展,才能够跟得上时代,才能够不被这个时代抛弃。所以,赢得一次两次创新成功确实很不容易,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技术时代,能够保持持续的创新,这是对每一个企业更大的挑战。
王文京认为,今天企业的发展一定是生态化发展。园区企业要发展好,需要园区帮企业构造良好的发展生态,包括从土壤到气候,这样,企业森林才能茂密。
对于未来发展,王文京表示用友会坚持持续创新、发展的方针,通过3.0战略、云服务战略的实施,把用友发展向前推进,也为中关村的持续发展,贡献成员企业的力量。
周儒欣:构建北斗+新业态
1983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院士带领课题组研制了“双星定位通信系统”,并在1989年演示成功,开创了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事业。北斗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重大成果,是国之重器!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其过程丰富了航天精神,形成了新的北斗精神。
2000年因“北斗而生”的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关村成立。18年走来,北斗星通凭借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芯片,广泛布局车载导航、无人机、物联网等应用领域,有力拓宽了北斗应用的产业空间。
北斗星通董事长周儒欣介绍,北斗星通现在已经走过两个阶段,正处于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艰苦创业阶段,从公司设立到上市。第二个阶段是转型升级阶段,建立了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的过程,现处于国际化、规模化发展的第三阶段。
今年我国计划发射18颗左右“北斗三号”组网卫星,优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到2023年底,将建成35颗卫星的全球覆盖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等服务。“GPS有的功能北斗全有,同时GPS没有的短报文功能北斗也有,这个系统建成了以后,应该说是非常好的系统。”周儒欣说。
周儒欣说,北斗星通因北斗而生,伴北斗而长,吸收了北斗精神、中关村精神,成为了中国北斗产业的领军企业。未来将继续追随中关村创新发展新梦想,为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毛大庆:中关村亟需三大突破
在创业大潮的推动下,伴随房地产业进入存量时代,共享办公成为不动产领域的新业态。作为在中关村创业的第四代企业家——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毛大庆表示,中关村是一个超级大的资源平台,这也是今天中国在创新创业大生态体系建设中一面非常重要的旗帜,也给各地方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毛大庆认为,中关村之所以成为超级大的生态平台,其核心要素就是人才、技术和资本“三驾马车”的互相支撑,这也是优客工场在创建大的超级办公服务平台方面,感触特别深刻的地方。优客工场在3年的成长过程当中,是中关村生态最大的受益者,同时也是中关村创新生态的补充者。从中关村开始,优客工场已经进入了37个城市,布局了将近167个平台,平台集聚的企业达到8900多个。
毛大庆表示,从中关村40年的发展,以及优客工场和中关村密切交互可以看出,未来新时代创新的时代特征及发展趋势。一是中国的创新时代特征逐渐从政府主导转向资本发力。在中关村范围内,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互联网金融这些投资服务快速发展,为今天中关村的创新创业快速成长以及企业的聚集创造了强大的资本推力。
二是创新者不再孤独。过去创业,有非常浓郁的精英阶层的影子,但今天85后、90后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创新的主体,呈现出越来越去精英化,越来越大众化和平凡化的特征。
三是平台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创新服务生态化是中关村当下的显著特征。中关村今天之所以有这样的力量,更多是因为集结了一大批创新服务生态公司,投资路演、创业交流、创业媒体、创业培训、创业人际关系、技术转移、法律服务,这些模块之间越来越紧密的互动和连接,才是今天中关村巨大的价值。生态是一张网,用友是生态的平台,优客工场是生态的平台,许许多多生态平台合作构成了中关村强大的创新优势。
此外,中关村产业政策这些年的指导思想有重大的转变,一是市场维度越来越鲜明,二是反垄断的维度越来越鲜明,这些是中关村今天非常有优势的地方。
毛大庆认为,与硅谷模式和其他国家大型创新生态集结地相比,中关村未来亟需进行三个突破:产业技术突破、先发技术突破和引领趋势突破,这也是中关村在进入新40年的时候,需要不断着力改善和突破的地方。
个人创业杂志
你说的“核心”至少有两种情况:自认的和公认的。
自认的,可能它是;公认的,绝对不是!因为目前比较公认的核心是: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1996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二版)》,2000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三版)》,2004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四版)》 你不信可以去查下,那个目录里没有你说得这个月刊。创业者杂志
是的,国家新闻出版署可以查到备案信息;这本是省级期刊,月刊,一个月出一期,现在是超星数据库收录的。为农村创业者提供了关于农村创业的一些创业项目,比如:小本创业、养殖业、种植业等创业项目。
为一些高技能人才提供网上创业指导,网上创业小项目等服务为一些想创业但有没头绪的人士,提供成功创业人士的经验分享,例如:名人经验、创业必修、防骗技巧、分享创业、白手起家等资料。
创业中国杂志社社长是谁
我看了几期他们的杂志后,觉得他们就是忽悠人的。文章都是采用诱惑人的标题,里面说的一套一套的,搞得钱非常好赚一样,什么绝密赚钱方法啦、1300元买房绝密技术啦、什么贷款200万流动资金啦,加上卖一些没有技术含量或者已经淘汰的科技产品,忽悠那些不会电子商务和网购经验的农民朋友和普通老百姓们。
如果赚钱这么轻松,有那么多招数的话,他们干嘛还要拿出来卖?
根本不符合逻辑?还每个项目都低至500元,高至好几千,真是太没良心了。
说白了订阅他们《大众创业》杂志的就是傻瓜,因为这不是杂志而是广告刊物,整本书都是广告,那些所谓的绝密技术,我告诉你有地方免费在赠送的,打开百度网搜索一下相关内容就会有,别被忽悠了。总之一句话:《大众创业》是骗人的不去说,但一定是忽悠人的。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创业中国杂志社
《创业天下》原名《福建青年》,于1978年创刊,2010年5月正式改刊为《创业天下》 ,是由共青团福建省委主管、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有正规刊号并全国发行的商业财经类期刊。该刊分上下半月刊,上半月刊由福建青年杂志社有限公司负责运营,下半月刊由创天下负责运营。
创业家杂志社领导班子
《创业天下》是创天下的一个媒体平台,也就是说《创业天下》杂志是创天下的一个产品,我了解的应该是这样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创业家杂志(创业家杂志社)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baikezj.com/a/659df010c4ef05afd3034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