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创业记(魏国创始人)

作者: 百科知己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44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魏国创业记(魏国创始人)的相关文章:魏国创始人国际法学创始人胡果·格劳秀斯(HugoGrotius,1583—1645)近代西方思想先驱,国际法学创始人。被人们同时尊称为“国际法之父”与“自然法之父”,亨利四世赞其为“荷兰的奇迹”。其名...

魏国创始人

国际法学创始人胡果·格劳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近代西方思想先驱,国际法学创始人。

被人们同时尊称为“国际法之父”与“自然法之父”,亨利四世赞其为“荷兰的奇迹”。

其名著《战争与和平法》(1625年)不仅是重要国际法著作,而且是西方资产阶级人权学说的基础自然法或自然权利理论的开创性著作。

曾任律师、司法官和外交官,1618年因卷入荷兰政治、宗教冲突而被监禁。

1621年脱狱成功,避居法国,长期从事写作。

自1634年起任瑞典驻法使节,1645年从瑞典返回时病死于途中。

他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涉及法学、政治学、文学、语言学、史学等,但使他享有盛名的是在法学方面。

名为《荷兰法律导论》,其他三本都是关于国际法的著作。

尤其是对后来国际法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被称为“国际法之父”。

魏国奠基人

真名是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魏国创立者

曹操建立的魏国。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亲信荀攸、董昭等人公开表示丞相曹操功勋卓著,爵位仅为武平县侯,有失天下所望。“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在他们的谋划奏议下,汉献帝刘协被迫遣御史大夫郗虑持节册封曹操为公爵,封国建号为“魏”,赐予象征权威的九锡之物。同时,汉献帝刘协以冀州的河东、河内、魏郡、赵国(徙赵王刘珪为博陵王,改为赵郡)、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等十郡作为魏公的封国疆土,于魏郡的邺城建都。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刘协册封曹操为魏王(由魏公进位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都城为邺城。在称魏公、魏王,并建立魏国。

根据汉献帝的诏令,曹操可以在魏国这一封国内设立百官。于是,曹操将自己在东汉朝廷的亲信,都被授予魏国官位。比如曹操任命荀攸为魏国尚书令,凉茂为魏国尚书仆射,钟繇为魏国相国,华歆为魏国御史大夫,陈群为魏国御史中丞,王朗为魏郡太守(后迁为少府),夏侯尚为魏国黄门侍郎等。

也即曹操虽然架空了汉献帝刘协,但是,他的亲信和手下,名义上都是东汉朝廷的臣子,也即是汉臣。自公元213年在汉朝建立魏国这一封国之后,曹操将东汉王朝的文臣武将逐渐转化为魏臣。

等到公元220年,曹丕即位时,这些魏臣已经完全适应和习惯了这一角色,所以自然没有心理负担的要求汉献帝刘协退位,推动曹丕登基称帝,从而正式建立了曹魏王朝。

魏国的前身

武悼天王冉闵建立的魏国

北魏乃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其前身在十六国时代为代国,淝水之战后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曰魏,史称北魏,或称后魏、拓跋魏、元魏。

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

公元439年统一北方,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北至辽西,南大致以淮河、秦岭为界,与南方的刘宋对峙。

北魏国力颇强盛,孝文帝拓跋宏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进行一连串的汉化运动,但因种种因素,却造成汉化与反汉化两大阵营的对抗,引起「六镇之乱」,瓦解了北魏王朝。

公元534年分裂 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从拓跋珪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历十七帝、171年,是所有魏晋南北朝王国中立国最长久者。

东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常受权臣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

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东魏。

统治区域有原北魏领土洛阳以东的地区。公元550年为高洋(高欢子)所代,东魏共历17年。

西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入关中,将领宇文泰迎之。公元535年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魏文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统治区域有今原北魏领土洛阳以西的地区及益州、襄阳等地。公元557年 宇文觉(宇文泰 子)所代,西魏共历三帝、24年。

三国魏国创始人

源出有六

来源一

始祖——张挥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黄帝之子挥,属于以职官称谓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又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由上这两条史料的记载可看出,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这一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张姓,因挥住在尹城国的青阳,亦即清阳,清阳在清河以北而得名(今河北清河县东),是为河北张氏。

来源二

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其中,以迁居韩国的张氏影响较大,历代都有入朝为官的。韩国始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后南迁宜阳(今河南宜阳县韩城),又迁阳翟(今河南禹州),最后迁至郑 (今河南新郑)。赵国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迁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最 后又迁邯郸(今属河北)。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来源三

出自赐姓或他姓所改。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载,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世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后成为 大姓。另有韩、姬等姓人士和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一些少数民族分支改姓张姓。据公安部统计人口“张”这个姓氏排在全国第三位,有7000万人,占汉族人口总数的6%。

来源四

源于古奚族,出自唐朝时期奚族,属于帝王赐改汉姓为氏。奚族,是一个活动于唐、宋、辽、金时期的古老民族。在历史文献中,常把奚民族人记作奚人、奚回。在唐朝时期,奚族张氏出自帝王赐姓。

张忠志,本是奚族人,原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到唐代宗李豫即位后,拜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又改赐姓名为李宝臣。李宝臣,在有的史籍中仍记其为张宝臣。

来源五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张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台湾等地区,藏族张氏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贵州等藏族聚居区,其姓氏渊源有待予以考证。

来源六

日本名将新罗三郎源义光的第七子,源觉义为躲避被源义光谋害的源义忠的遗孤河内经国的仇杀,于应德二年也就是公元1085年西渡朝鲜,在朝鲜高丽王朝的避佑下在沿海莞岛繁衍生根,因源义光取新罗明神的典故改名为新罗三郎而新罗明神原型为张保皋,遂以张为苗字,世代以张为姓,后在明朝时为躲避丰臣秀吉对朝鲜的侵略迁至中国内陆新喻县(今新余市)扎根于此,成为此地一大姓。

得姓始祖

魏国开国者

不是,魏国实际开国皇帝是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

魏国是谁创造的

1,魏武帝曹操(155-220) 曹操,字孟德,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后经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官职不断提升,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曹操颁布“屯田令”,大力发展生产,为以后的魏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他任人唯贤,不断壮大势力,先后灭掉,吕布,袁术,袁召等诸侯,使“三分天下有其二”,但208年于赤壁败于孙刘联军,形成三国局面。曹操死于220年,时年66岁。死后被追封为魏太祖。

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观沧海》我想大家都读过。曹操也是本人最为崇拜的古人之一,其才远在刘备之上。

2,魏文帝曹丕(187-226) 220年庚子年十月称帝,年号(黄初),在位7年, 曹丕,曹操的儿子。220年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 他继续推行曹操的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方针,确立了“九品中正制”。死于226年,时年40岁。

3,魏明帝曹睿(203-239) 227年丁未年即位,年号(太和),公元233年葵丑年二月改元(青龙),公元237年丁巳年三月改元(景初),共在位13年,曹睿,曹丕的儿子。即位后以司马懿为大将军,多次打败蜀相诸葛亮的进攻,但他好靡奢,喜女色。魏国政治开始衰落。他死于239年,时年36岁。

4,魏齐王曹芳(232-274)(239-254)在位,公元240年庚申年使用年号(正始),公元249年己巳年四月改元(嘉平),共在位15年,曹芳,曹操的曾孙,曹楷的儿子。明帝无子,死后由曹芳即位。在位时被司马懿篡权,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254年,曹芳被废,274年死,时年43岁。

5,魏高贵乡公曹髦(241-260)(254-260)在位,公元254年甲戌年十月年号(正元),公元256年丙子年六月改元(甘露),共在位6年,曹髦,曹丕孙,曹霖的儿子。十四岁即位,260年,被司马昭杀死。时年19岁。留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谚语。

6,魏元帝曹奂(246-302)(公元260年庚辰年六月年号(景元)-265)在位,公元264年甲申年五月改元(咸熙)在位6年,曹奂,曹操孙,燕王曹宇的儿子。265年被司马炎所废,被封为陈留王。死于302年,时年57岁。

魏国领导者

关羽可以投降曹操,但是他也有三个条件,第一,他只属于汉朝臣子,不属于曹操,第二,一定要善待刘备的家眷,第三,如果知道刘备的下落,曹操不能够阻拦。曹操全部答应了,关羽归顺了曹操,曹操为了稳住关羽,天天对待关羽比对待自己的儿子还要好,赏赐金银珠宝数不胜数,给关羽盖房子,送美女,有一次曹操自己在吃饭,他感觉鹿肉非常好吃,于是就让下人把鹿肉赐给了关羽,关羽被曹操的恩惠压的是喘不过气来,一心想要报答关羽。

魏国是谁创立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豪门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竭力推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

从魏文帝曹巫起,由中央王朝向各地委派专门负责鉴别和选拔人才的官员,郡叫“中正”,州叫“大中正”,负责把当地人士按照他们拟定的品德才识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以备国家量才录用,其办法叫“九品相人法”。

其品评人只看门第出身高低,并不看重实际才能。选官的权力由世家大族控制,形成了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严重地妨碍了中小地主阶级的进身之路,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这对于加强封建中央集权是十分不利的,于是要求改革选官制度的呼声愈来愈强烈。

南北朝后期的西魏、北周已经开始推行“罢门资之制”的选官方针,开始打破全凭家世门第选官的风尚。

魏国创始人是谁

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是荀子最早提出的,和商纣王没有关系。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有许多思想流派,它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有一种学说贯穿了整个封建历史,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个学说就是法家。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在法律界及法理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而闻名,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在这些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相当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鼻祖是谁?

法家的痕迹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所表现,追溯到春秋时的郑国相国子产,最著名的莫过于助齐桓公称霸天下的管仲。他们的所作所为可谓是后来法家理论的身体力行者,因此对于法家的创始者,就一直有些争议。

虽然子产与管仲从时间上来说更早,但严格地说,他们只是法家思想的萌芽,是思想的先驱,他们的思想学说只是他们自己初步总结出的经验,还没有形成一个大的思想流派,更别说有“法家”这个概念了。

法家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魏国创业记(魏国创始人)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baikezj.com/a/656fd13466a72149d505fac0.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