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创业经历视频(李嘉诚简短的创业经历)

作者: 百科知己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27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李嘉诚创业经历视频(李嘉诚简短的创业经历)的相关文章:李嘉诚简短的创业经历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北门街面线巷的一个书香世家。如今,李嘉诚的祖屋还保存在面线巷,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光。许多人猜测,李嘉诚是不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

李嘉诚简短的创业经历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北门街面线巷的一个书香世家。如今,李嘉诚的祖屋还保存在面线巷,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光。

许多人猜测,李嘉诚是不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后代。当然不是。根据李嘉诚的族谱记载,李嘉诚一家最初是福建莆田人。在明末清初之际,为了躲避战乱,李嘉诚的先祖举家搬迁到广东潮州,自此定居下来。在清朝时期,李嘉诚祖父辈勤奋读书,出了不少人才。因此,李家在当地算得上是深孚众望的名门望族。

李嘉诚的父亲叫李云经,教过书,经过商。最终经商失败,回头又拿起了教鞭。这说明,李云经有经商的意识,却没有经商的能力。

在父亲的教诲下,李嘉诚从小就爱好读书,5岁就进入观海寺小学读书。在那个时代,学校和庙宇是不分家的。所以,李嘉诚在和尚们低沉的诵经声中,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经历。

李嘉诚继承了父亲聪明好学的优点,学习成绩在班上居于前茅。如果按照这条人生轨迹继续下去,李嘉诚将来会与父亲一样,成为一名“桃李满天下”的教书匠。然而,一场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李嘉诚的命运。

这场战争,便是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以七七卢沟桥事变为标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10月,在武汉会战爆发之际,日军趁粤军余汉谋部主力调出广东之际,分兵进攻潮州等地。日军飞机出现在潮州上空,对城区进行狂轰滥炸。城区居民在混乱之中,纷纷逃走。

李云经一家又将逃到哪里去呢?

当时,太平洋战争还没有爆发,香港还处于太平盛世,一派欣欣向荣,许多大陆人将香港视为逃难的去处。李云经妻子叫庄碧琴,她弟弟叫庄静庵,是香港有名的钟表商人。于是,李云经就把一家大小带到香港来,投靠妻弟庄静庵。

庄静庵也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没读过什么书,只有小学文化,从一名银号的学徒工做起,历经坎坷,成为一名表带厂的老板,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后来,庄静庵“杀入”钟表工业,成为香港最大的钟表制售商。在庄静庵的带动下,香港成为全球钟表出口量最大的地区,出口值则仅次于瑞士位居世界第二。

这是后话。李云经一家投靠庄静庵后,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平心而论,庄静庵毫无瞧不起李嘉诚一家的意思,但是在商言商,他不愿意李云经到自己的公司做事,以免让亲情关系扰乱公司秩序。因此,李云经不得不跟那些年轻人一样,到外面寻找工作的机会。经过几次碰壁后,找到了一份小职员工作。

李嘉诚则进入一所中学念初中。这所学校,与大陆学校不一样,使用英语教学。最初,李嘉诚坐在教室里听得云里雾里。但他明白,自己要想在香港立足,就必须学习好英语。于是,李嘉诚利用一切休息时间来练习英语,终于跨越了这道关口,能够像其他香港人一样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

这段时间,他们的日子过得清贫而安稳。可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

1941年12月8日,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为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在东南亚燃起战火,并突然进攻了香港。驻守香港的英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只象征性地抵抗了一阵,就宣布投降了。

香港被日军占领,进入最黑暗的“日据时代”。

李云经一家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1943年冬天,李云经患病去世,时年45岁。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部落在15岁的李嘉诚身上。

学业是无法继续下去了。李嘉诚只有找一份工作,来养活一家大小。庄静庵仍然没有表示让李嘉诚到他公司上班的想法,李嘉诚只好跟父亲一样,自己去外面找工作。“日据时代”,百业萧条,找一份工作谈何容易?李嘉诚每天一再碰壁,失望而归。

这时候,庄静庵主动提出,要李嘉诚到他公司上班。

原来,庄静庵早就有意让李嘉诚进他的公司。可他担心李嘉诚不知道找工作的艰难,就有意对他进行一番磨练。令人意外的是,李嘉诚拒绝了舅父。他要靠自己的本事找一份工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没过多久,李嘉诚终于找到一份茶楼店伙计的工作。这是李嘉诚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李嘉诚工作了一年后,才辞掉这份工作,进入庄静庵的公司。李嘉诚在舅父的公司没有做多久,就“跳槽”去了五金厂,做推销员。后来又去塑胶厂做推销员。事实证明,这段推销员经历对李嘉诚的一生影响极大,锻炼了他做生意的基本技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经济迎来了复苏。李嘉诚审时度势,决定开始创业。他所选择的行业,就是塑胶花。

创业谈何容易,首先本钱就是一道难关。李嘉诚工作多年,工资大多数都补贴了家用,没有什么积蓄。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庄静庵伸出了援手,借了他5万港元。我们现在来看,5万港元也就是一套比较好一点的西装。可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一名香港工人的月薪只有两三百元。5万港元绝对算一笔巨款了。

那么,给塑胶厂取一个什么名字呢?李嘉诚经过一番选择,确定为“长江”。为什么是长江呢?李嘉诚认为:“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长江之源头,仅涓涓细流,东流而去,容纳无数支流,形成汪洋之势,日后的长江 塑胶厂,发展势头也会像长江一样,由小到大。”

一锤定音,长江塑胶厂横空出世。

经过几十年的拼搏,长江塑胶厂已经发展成一个跨国集团公司。截至2015年4月30日,长江集团旗下在香港上市之公司的总市值为10540亿港元。长江集团的业务遍及全球53个国家,雇员人数约28万名。李嘉诚连续21年蝉联香港首富,1999年始连续15年成为华人首富。

李嘉诚的成果,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曾经,有一位记者问李嘉诚:“今天你拥有如此巨大的商业王国,靠的是什么?”李嘉诚回答说:“依靠知识。”

有位外商也曾经问过李嘉诚:“李先生,您成功靠什么?”李嘉诚毫不犹豫地回答:“靠学习,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学习知识,是李嘉诚成功的奥秘。

是的,对于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来说,一定要在最好的年龄,努力学到最好、最多的知识。道理很简单,李嘉诚不努力的话,就是给他千万家产,也能够迅速败光;我们大家不努力的话,没人会给我们想要的生活。

李嘉诚创业初期故事

李嘉诚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1939年,日寇占领潮州后,随父母流落香港。12岁被迫辍学到社会谋生。17岁成为一个批发商的营业员,每天工作16小时,由于工作出色,18岁做经理,19岁成为总经理,22岁开始创业。

1952年,李嘉诚开设长江塑料厂,制作塑料花;在60年代涉足地产,逐步成为地产大王,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1979年收购英资和黄,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5年收购香港电灯集团;后又涉足能源和电讯公司。李嘉诚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港口营运商,拥有亚洲最大零售集团屈臣氏,率先在欧洲推出3G手机业务。目前长江集团业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雇员人数超过21万名。集团在香港共有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7、280亿港元。和黄是(财富)全球500强之一。建议下载一本电子书,不白活一回的人值得一读。

李嘉诚简短的创业经历是什么

李嘉诚的生平事迹?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一生前前后后

李嘉诚,广东潮安人,1928年7月出生于广东潮洲市一个贫穷家庭,父亲为教师。

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生活。14岁那年(1940年),正逢中国战乱,他随父母走难,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惜不久父亲因病去世。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口及不依赖别人,决定辍学,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

有一天,他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看到一则不太引人注意的小消息,说意大利某家塑胶公司设计出一种塑胶花,即将投放欧美市场。李嘉诚立刻意识到,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对物质生活将有更高的要求,而塑胶花价格低廉,美观大方,正合时宜,于是决意投产。

他的塑胶花产品很快打入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同年年底,欧美市场对塑胶花的需求愈来愈大,“长江”的订单以倍数增长。直到1964年,前后7年时间,李嘉诚已赚得数千万港员的利润;而“长江”更成为世界上最大塑胶花生产基地,李嘉诚也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美誉。

不过,李嘉诚预料塑胶花生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转投生产塑胶玩具。果然,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长江”却已在国际玩具市场大显身手,年产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

1963年,李嘉诚与表妹庄月明(即其舅父庄静庵之女)成婚,翌年生下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则在1966年出世。

1965年2月,香港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信用危机,人心惶惶,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离港远走。香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1967年,香港更发生反英暴动,进一步使房地产市场陷于死寂。

不过,李嘉诚却看好香港工商业的前景,认为香港这个商机十足的殖民地,不会久乱。他反行其道,在人们贱价抛售房产的时候,却大量购入地皮和旧楼。不出3年,风暴平息,香港社会恢复正常,经济复苏,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暴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630万平方英尺。

1971年6月,李嘉诚正式创办长江置业有限公司,翌年改组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在地产事业上大展拳脚,并在后来多次石油危机和经济萧条的时期,趁楼价下滑,运用人退我进、人弃我取的战略入货,结果在楼市大升时获得巨利,使手上的资金暴增。

70年代的香港,4大资本最雄厚的英资洋行怡和、太古、汇丰及和记,在许多大企业的生意中,威力只手遮天。李嘉诚决定运用长江实业雄厚资金,收购香港某些具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第一个目标便直指怡和集团的主要旗舰“九龙仓”.

他经过仔细研究后,决定采取不动声色、出其不意的战术,派人分散大量暗购九龙仓股票,使九龙仓的股价在短短几个月内有原来的13.4元,狂升至56元。九龙仓集团感到大势不妙,立即部署反收购行动,在市面上大量购入散户持有的九仓股票。无奈资金有限,最后不得不向汇丰银行求助,而汇丰银行与李嘉诚合作多时,双方关系良好,这使李嘉诚有点为难。

其时,资金雄厚的华资财团主席包玉刚,亦正在争夺九龙仓。李嘉诚见好就收,主动将持有的1000万九仓转让给他,从中获利5900万港员。李嘉诚这一仗,可谓一箭双雕,既避免了与关系密切的汇丰银行有正面冲突,又使包玉刚领导的华资财团可顺利取得九仓控制权。

包玉刚识英雄、重英雄,把手中持有的另一老牌英资洋行和记黄埔的股票,转让给李嘉诚,为他后来入主“和黄”伏下一着。

1978年,李嘉诚又再以出其不意的战术,收购另一个老牌英资公司青洲英泥,成为该公司董事局主席。不过,最令李嘉诚难忘的胜利,是成功的控制了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

李嘉诚这次采用的战术,不单是攻其不备,更是迂回包围。他指挥手下,以极快速度暗中低价收购“和黄”,很快便持有该公司70%的股票。当“和黄”董事局主席祁德豪发觉李嘉诚的举动时,虽然急忙组织英籍大股东进行反攻,但为时已晚,李嘉诚已多得先机,加上汇丰银行的帮助,终在股市上成功大量吸纳“和黄”.至1980年,李嘉诚已拥有超过40%的“和黄”股权。如手到拿来般,顺利登上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的宝座。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以6.93亿港元的资产,控制了价值超过50亿港元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实为“小蛇吞大象”的奇迹;而李嘉诚更因此成为入主英资财团的首位华人。

当时,并没有人追问当中关键性的一役,是汇丰银行为何愿意将手上的和黄股票卖给李嘉诚。此中的原因,直到1998年李嘉诚才说出。原来,当年汇丰极为欣赏李嘉诚的管理方法,认为由他带领和黄,必定会发展得更好,所以愿意相助。结果亦证明,和黄在李嘉诚手上,不出几年,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公司,晋级世界数一数二的跨国企业。

80年代以后,李嘉诚的版图再进行一系列的扩张。除了房地产外,还经营航运服务、电力供应、货柜码头以及零售等,形成一个坚不可摧,在香港举足轻重的大型综合性财团。

另外,自70年代起,李嘉诚已开展了海外投资,至80年代,他逐步有目的扩大有关的投资比重,进行企业全球性战略。分别在加拿大、美国、英国、新加坡,设立根据地。业绩一年比一年好,还未到90年代,他早已成为香港的首富,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个领导地位。

1990年后,李嘉诚开始在英国发展电讯业,组建了Orange电讯公司,并在英国上市,总投资84亿港元。到2000年4月,他把持有的Orange四成多股份出售给德国电讯集团,作价1130亿港元,创下香港有史以来获利最高的交易记录。Orange是于1996年在英国上市的,换言之,李嘉诚用了短短3年时间,便获利逾千亿港元,使他的资产暴升一倍。

进入2000年,李嘉诚更以个人资产126亿美元(即983亿港元),两度登上世界10大富豪排行榜,也是第一位连续两年榜上有名的华人。李嘉诚并多次荣获世界各地颁发的杰出企业家,还5度获得国际级着名大学颁授的荣誉博士学位。

经过20多年的“开疆辟土”,李嘉诚已拥有4间蓝筹股公司,市值高达7810亿港元,包括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香港电灯及长江基建,占恒生指数两成比重。集团旗下员工超过3.1万名,是香港第4大雇主。1999年的集团盈利高达1173亿港元。

2001年,《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全球50大富豪榜排名榜,上榜的华裔人士只有3名,且全为香港富豪,其中排名最高的是第23位的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李嘉诚并被评为全球最有钱的华裔富商。

由美国《商业周刊》编辑部180余位资深编辑及其全球各地24位记者评选的“2000年度25位最佳经理人”,李嘉诚成为全球惟一入选的华人企业家,名列第11位。

2003年7月16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富人榜”.中国香港的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嘉诚排名榜单第五名。

他响应中央政府科教兴国的号召,捐巨资同教育部合作,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他不仅多年来爱国爱乡,重视教育卫生事业,热心公益,而且一往情深,尽心竭力。

“我现在的事业,是有比较大的发展,但对我来说,我最看重的,是国家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只要我的事业不破产,只要我的身体还好,脑子还清楚(他指了指自己的头),我就不会停止对国家教育卫生的支持。”----1993年6月李嘉诚语。

正如香港老前辈庄世平先生所说:李先生为人谦和,坦诚,守信,真是名不虚传。从1980年开始,他陆续斥资18亿元,在中央政府和广东省政府的支持合作下,创建了汕头大学;1994年捐资1100万元,帮助家乡潮州贫困地区,建了50所基础教育学校;1997年,捐资1000万美元,为北京大学建新图书馆;2000年,捐资2400万美元,参与国家互联网InternetII发展计划,在清华大学建设国家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中心等……

多年来李嘉诚总捐款额超过30亿港元,7成多捐款用在内地,两成多用在香港。他几乎每年都向内地捐助1亿元以上的资财,兴办大量公益事业。

李嘉诚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看半小时的新书,了解前沿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据他自己称,除了小说,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他都读。这其实是他几十年保持下来的一个习惯。

李嘉诚的创业经历给我们的启示

对于那些关注李嘉诚的人们来说,想必对于李嘉诚创业的故事非常的了解。李嘉诚其实在小的时候并没有现在这么富裕的生活,在李嘉诚三岁的时候,家中出了事故,逐渐的出现了家到中落的现象,而且后来他的父亲还得了重病,没过多久就离开了人世。

这个消息对于刚刚上了几个月中学的李嘉诚来说,造成了就此失学。而且李嘉诚和他的母亲生活比较艰难,而且还是家庭中的长子,不可能不帮助他的母亲进行承担家庭生活当中的重担。只是后来因为一位茶楼的老板,看他们比较可怜,所以就进行收留了16岁的李嘉诚,在他的茶馆里面当烫茶跑堂的。

大家都知道茶楼做生意非常的辛苦,每天茶楼天不亮就需要进行开门,而且到半夜12点还不能休息,小小的李嘉诚曾经也抱怨过自己的命比较不好,而且还希望在某一天日本鬼子可以走火意见,把他打死算了。直到一次偶然的世界,才让他不再自暴自弃。

那天李嘉诚由于太疲倦了,他在工作的时候,一不小心将开水洒在了地上,打湿了客人的衣服。当时的李嘉诚非常的紧张,他等待着客人的巴掌、老板的训斥。

但却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位客人并没有责怪他,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为他说情,让老板不要开除他。而且那位客人还说没有关系的,我看这孩子挺有出息的,只要以后记住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细心,不集中精力怎么行?当时李嘉诚就把这句话记到了心里,之后他把细心谨慎当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条。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坚守这种信条,竟然是李嘉诚练出了一种非常良好的眼光,一个人是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什么样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事怎么样,只要一见面就可以猜到个八九不离十。也正因如此,对于李嘉诚以后的事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之后李嘉诚便辞掉了茶馆的跑堂的工作,在一家塑料厂当中进行做推销员,一直做到了业务经理。直到三年以后20岁的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准备要干一番大的事业。

于是他就进行白手起家,在维多利亚港附近的一条小溪旁边,租了一间比较灰暗的小厂房,买了一台老掉牙的压缩机,办起了长江塑胶厂。之后他经过反复的考察,他认为塑胶厂市场的需求量非常的大,于是就进行大量的生产,为他带来了很高的收入。

在李嘉诚30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千万富翁,生产出来的塑胶花畅销全球,但是在这个的时候,李嘉诚却敏感的意识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涌入到了这个行业当中,好的日子便会很快的过去,如果在不及时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引起来的后果就不仅仅是溅湿衣服了。

但对于他的这个想法,也有的人认为他实在是太保守了,但是李嘉诚却认为这是经商当中必须具备的素质,也就是因为他的谨慎和预见性,随后的他找到了房地产。

在60年代中期的时候,内地的局势令香港社会是人心惶惶,富翁纷纷的进行逃离,争着廉价抛售产业。李嘉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正在建设的楼房也被迫停工,如果说是按照当时的房地产价格来进行计算的情况下,李嘉诚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但李嘉诚非常的细心,非常的沉着,应变能力非常的强,仔细的分析了局势之后,认为内地肯定会恢复安定,香港将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所以在别人大量抛售房地产的时候,李嘉诚却反过来一直在收购房地产,有很多的朋友就在建议李嘉诚不要再做傻事,不然风险就比较大。

然而李嘉诚并不害怕风险,李嘉诚又一次成功在70年代的时候,香港的房地产价格开始回升,李嘉诚从中赚取了双倍的利润,1976年的时候,李嘉诚的公司进产值就达到了5个多亿,成为了香港比较大的华资房地产实业。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往后李嘉诚的身价不断的在提高,逐渐的已经成为了全球华人当中的首富。

李嘉诚创业过程中的重要经历

1996年 现在的他有188亿美圆的资产 是世界第10 华人第1

李嘉诚 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公司,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始终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世人称之为"超人"。李嘉诚不仅是创业精英、商界巨头,而且在其创业发展路上,并购多家公司。可以说,李创业之路就是一条并购之路,其创业和壮大与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企业分不开。李嘉诚的并购之路同其人生经历、创业经历一样倍受世人关注。

李嘉诚简短的创业经历作文

李嘉诚三岁时,家道中落,后来父亲得了重病,不久离开人世,刚上了几个月中学的李嘉诚就此失学。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李家孤儿寡母生活艰难。李嘉诚是家中长子,不能不帮母亲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

一位茶楼老板看他们可怜,收留16岁的小嘉诚在茶馆里当烫茶的跑堂。茶楼天不亮就要开门,到午夜还不能休息,小嘉诚也抱怨过自己命不好,甚至希望哪天日本鬼子的枪走火,把他打死算了。直到一次偶发事件,才使他不再自怨自艾。

那天,因为太疲倦,他当班时一不小心把开水洒在地上,溅湿了客人的衣裤。李嘉诚很紧张,他等待着客人的巴掌、老板的训斥。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位客人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反而为他开脱,一再为他说情,让老板不要开除他。没关系的,我看这孩子挺有出息的。只是以后要记住,做什么事都必须谨慎,不集中精力怎么行呢?

李嘉诚把这些话记在了心间,之后,他把谨慎当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条。久而久之,竟使他练出了一种眼光,一个人是什么职业,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为人处事,一见面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一切对他后来的事业起到了很大作用。

随后,李嘉诚辞掉跑堂的工作,从塑胶厂推销员开始,一直干到了业务经理。三年后,20岁的他做好了准备,要大干一番。白手起家的他,在维多利亚港附近的一条小溪旁,租了一间灰暗的小厂房,买了一台老掉牙的压塑机,办起了长江塑胶厂。随后,经过反复考察,他认为塑胶花市场需求很大,于是大量生产,这为他带来了可观收入。

30岁的李嘉诚,已成了千万富翁。正在塑胶花畅销全球时,李嘉诚却敏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人拥入这个行业,好日子很快会过去,如果再不调整,引起的后果不只是溅湿衣裤了。有人认为他太保守了,但他认为这是经商中必须具备的素质,那就是谨慎和预见性。

随后他找到的是房地产。60年中期,内地的局势令香港社会人心惶惶,富翁们纷纷逃离,争着廉价抛售产业。李嘉诚正在建筑中的楼房也被迫停工,如果按当时的地产价格来算,他简直可说是全军覆没了。但他沉着应变,仔细分析局势。认为内地肯定会恢复安定,香港将进一步繁荣发展。在别人大量抛售房地产时,李嘉诚却反其道行之,将所有资金都来收购房地产。

朋友们纷纷劝他不要做傻事,他说:我看准了不会亏本才敢买,男子汉大丈夫还怕风险?李嘉诚又一次成功了。70年代初,香港房地产价格开始回升,他从中获得了双倍的利润。到1976年,李嘉诚公司的净产值达到5个多亿,成为香港最大的华资房地产实业。此后,李嘉诚节节高升,成为全球华人中的首富。

李嘉诚如何创业

选科对创业来说重要性并没有那么大。包括李嘉诚,人总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发展进步。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高效,直接的认清事物本质,对创业有很大的帮助。

李嘉诚创业的艰辛历程

《李嘉诚传》是一本时代馆书系.中外名人传记丛书,在2012年3月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是蒋多。本书从李嘉诚艰难的创业历程开始,向观众展示一个书香世家子弟,如何成为一代商界天骄的成功之道。

李嘉诚的创业历程和成功经验

李嘉诚简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8年

祖籍:广东潮安

1940年到香港。

1943年到一家钟表店当店员。

1945年在橡胶厂当推销员。

1950年创办长江塑胶厂。

李嘉诚,香港著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杰出的世纪企业家。在几十年的艰苦创业过程中,白手起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企业王国。从开办塑胶公司到投资房地产业,目前又将视野投向信息产业,成为移动电话大王。在海外的主要投资包括加拿大的赫斯基石油业、英国菲力斯杜集装箱港、巴拿马运河港和北京的东方广场等。重点投资项目包括地产、港口、通讯、酒店、零售、基建、能源七大项,投资地点遍及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尽管李嘉诚早已成为华人富商,但他的住房仍是30年前的,每次出行仍乘民航班机。但其时刻不忘回报社会,捐助福利事业。从70年代至今,他已捐出28亿用于资助香港和内地的教育事业,兴建医院和老人院。根据他的贡献,去年,被美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与《时代》杂志联合评为“世纪企业家”,该荣誉是从15位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杰出企业家中挑选出来的,李嘉诚夺魁当之无愧,他也是当今最大影响力的国际人物之一。

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

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优酷吧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

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李嘉诚年历 1928·7月29日(农历六月十三日)   李嘉诚出生於广东省潮安县府城(今潮州市湘桥区)北门街面线巷5号。

1933   李嘉诚入潮安县府城北门街观海寺小学读书。 1936   李嘉诚随父转入潮安县庵埠镇(今彩塘)崇圣小学就读至1938年。

1939·6月   李嘉诚随父到潮安县郭垄小学就读。是年6月21日,日寇侵占汕头,翌日又占领潮安县庵埠镇。

1940·年初   李嘉诚随父到祖母许氏出生地澄海县隆都镇後沟村避难。不久,全家又逃往文祠镇松坑村躲避战乱。 年终   李嘉诚随父亲从文祠镇松坑村长途跋涉,历尽艰辛,逃亡到香港。其後李嘉诚不忘自学,充实自己。

1943     李嘉诚的父亲不幸病逝。从此,李嘉诚只好提前挑起赡养母亲和抚养弟弟、妹妹的重担。後来到香港高升街一家钟表店当店员,两年後又到一家五金制造厂和塑胶裤带制造厂当推销员。

1948     李嘉诚任塑胶厂业务经理,後晋升为总经理。

1950   李嘉诚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5万港元,开设一间小型塑胶厂,取名 “长江”。

1957   在香港北角创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李嘉诚创业经历视频(李嘉诚简短的创业经历)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baikezj.com/a/65669277043d8704f90a6607.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