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怼哭70岁老人:再看鉴宝节目,被坑的何止1000万

作者: 百科知己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95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马未都怼哭70岁老人:再看鉴宝节目,被坑的何止1000万的相关文章:这几天,一段马未都与一老头子发生争执的视频在网上火了。事情是这样的。作为一名资深的古董鉴赏家,马未都在做客某节目时,应节目组邀请,为现场几件藏品进行了鉴赏。他毫不留情,指出了眼前几件藏品的作伪之处,不...

这几天,一段马未都与一老头子发生争执的视频在网上火了。事情是这样的。作为一名资深的古董鉴赏家,马未都在做客某节目时,应节目组邀请,为现场几件藏品进行了鉴赏。他毫不留情,指出了眼前几件藏品的作伪之处,不料这些言论惹怒了其中一位年纪很大的持宝人。

只见这位老人眼中含泪、浑身颤抖,情绪很是激动,他很不服马未都的结论,“我爱这件藏品(不管是不是赝品),我还要把世世代代传下去,拿房子也换不走”。 

不愧为京城第一老炮,他一句话就指出了这个老人的症结所在——“(收藏)对他来说不是乐趣,他一定要活在这个幻想之中,这才是他的乐趣”。其实在收藏过程中打眼是每个人的必经阶段,尤其在当今假货横行的收藏市场,买到赝品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自欺欺人知错不认错,那就离收藏的正道越来越远了。

现在的收藏市场藏品真假难辨,知识水平良莠不齐,商贩唯利是图。人们常说古玩的水很深,但马未都却认为,“其实一点都不深,就是有点浑。”不仅如此,他还在节目里透露,现在这些鉴宝节目挺火的,但这背后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黑幕。

钱之所使,利之所趋,各个鉴宝类的电视节目就成了一个大染缸,夹杂了太多唯利是图、弄虚作假的成分,不论持宝人还是鉴赏专家,都已丧失“鉴宝”的公正性。 

前些日子,另外一位收藏专家蔡国声,应邀去参加某省台的《寻宝》节目。在节目进行过程中,许多鉴宝藏品在行家看来都是一眼假的赝品,但有个别专家却坚持认为这是真品,而且价值连城。

其实业内人都知道,这完全是个骗局。所谓这些具有鉴定资质的专家也不是真的,很可能是节目组请来的托儿。

事实上,鉴宝节目其水之深,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早在2002年,华尔森集团董事长谢根荣,自称自己有两件玉衣古董,并且经过了故宫博物馆副院长杨伯达等人进行过鉴定,价格在24亿左右。

但其实所谓价值连城的“金缕玉衣”是假的,是其托牛福忠(北京中博雅文物鉴定中心主任)制作的。而所谓的鉴定,也不过几位专家在装有“金缕玉衣”的玻璃柜子外走了一趟看了看,然后得出的结果。但就是凭借这一来自顶级鉴定专家的估价说明,他轻轻松松从银行骗出了7亿贷款,最终5.4亿都打了水漂。

在这场闹剧中,谢根荣为我们揭开了的真面目,为了金钱利益,这些专家甘愿做些骗人勾当。 而这何尝不是这些鉴宝节目的手段,他抓住观众对于这些专家的信任度,利用“专家”本身的学术性和权威性来牟取不当利益。但事实上,只要你肯出钱,这些鉴定专家就可以违背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随随便便的地摊货瞬间变身价值连城的古董。

不仅如此,利用这些鉴定专家权威性来牟利的行为不胜枚举,随着时代的进步,套路也越来越多了。

除了在节目中,通过不正勾当把赝品评估成真品,更有甚者,有些持宝人展示的藏品实际上就是现场鉴定专家的藏品。然后再经过他们自己一番严肃认真的点评,这件藏品便拥有了高出它自身许多倍的新的价值,这背后有着巨大的利润空间。 

出资人、制片人是活动决策者。节目本身是要花钱的,但是不能白花,通过海选藏品,把出资人的东西“选出来”,经过专家在公众前的鉴定,为以后变现打好基础。其中有些藏品不过是高档赝品,有些无良专家指鹿为马,就是为了卖出个好价钱。有些持宝人想在电视上亮相,也是明码标价。

一些有资历的专家,在圈内有同行找他鉴宝,按理说这位同行应该能鉴定出来,找他们鉴定只是为了封住他们的口。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许多人都选择了默不作声。

01.藏品送鉴?轻戳--专家在线鉴定,为您解答藏品疑问。

02. 民藏鉴宝?轻戳--专家在视频栏目(专家实鉴)中品鉴您的藏品。

03. 专家社群?轻戳

社群信息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马未都怼哭70岁老人:再看鉴宝节目,被坑的何止1000万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baikezj.com/a/64bdd4df51156fe28d0a0eaa.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