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食最最地道的小吃是什么?

作者: 百科知己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40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上海美食最最地道的小吃是什么?的相关文章:那些被误认为“老上海小吃”的上海美食(毕竟我只是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上海人,还算不上“老上海”,如有谬误,请各位纠正).黄鱼面至少在90年代以前我从未在上海见过黄鱼面(本人:310102),我奶奶今年9...

那些被误认为“老上海小吃”的上海美食

(毕竟我只是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上海人,还算不上“老上海”,如有谬误,请各位纠正)

.

黄鱼面

至少在90年代以前我从未在上海见过黄鱼面(本人:310102),我奶奶今年90多岁,很肯定的告诉我,解放前从未在外面小吃店见过有卖黄鱼面的。我所知上海最早的黄鱼面应该是思南路上的“阿娘面馆”,其店龄最多不过30年。

.

蟹粉小笼

我老家步行到城隍庙只要5分钟,1995年拆迁。在此之前,我几乎每天都去城隍庙,南翔小笼馆里是没有蟹粉小笼的。同样的,在1990年之前南翔古漪园的小笼馆也没有蟹粉小笼,只有鲜肉小笼、鸡肉小笼和虾肉小笼。我去过其他卖小笼的上海小吃店比如:佳佳汤包文庙路老店、富春小笼、万寿斋、又一村、前城酒家、珊珊小笼最早也都没有蟹粉小笼。(有老前辈提醒王宝和很早就有蟹粉小笼)

.

肉松粢饭团

这种长条形的肉松饭团是改革开放后由台湾人带到上海的,最早卖这种长条形饭团的店应该是永和豆浆。和传统上海粢饭团的不同:1.上海传统饭团是球形的;2.传统上海粢饭团没有血糯米;3.传统上海粢饭团只有甜咸两种,咸饭团里只有油条,甜饭团里会加白糖,讲究的加黒洋沙。绝对没有肉松,萝卜干、紫菜之类的东西。

.

上海冷面

现在我们所说的上海冷面正式的名称是“上海蒸拌冷面”,是1950年代在普陀区石泉路的“四如春食府”发明的。正真的传统上海冷面是用凉水冲凉的,1949年以后政府禁止使用凉水冲面,于是就有了“上海蒸拌冷面”。

.

咸肉菜饭

上图这种“咸肉菜饭”是把饭煮熟后和炒好的菜拌进去,这样做适合饭店大批量制作,但是绝对不是传统上海小吃。所谓的“咸肉菜饭”应该叫“咸酸饭”,做法是把菜和米饭一起焖熟。最正宗的咸酸饭绝对不会用青菜,应该用莴笋叶(见下图),有一股奇香,简直是绝味!以前家里烧莴笋菜饭要提前一天和菜场里卖菜的说好,把别人不要的莴笋叶都留下。

.

好吧我就是杠精。

有不少老上海指出,蟹粉小笼很早就在上海出现,我也认可各位前辈的说法。但是如果作为小吃,在当时这种养殖、物流、保鲜和生活水平下,个人认为蟹粉小笼只能成为饭店里的细点,很难作为小吃在市井流行。网上有人说大闸蟹以前很便宜,从我的经历而言大闸蟹从来没有便宜过。1985年一直在黑龙江工作的舅舅回上海,我母亲请舅舅一家吃了一顿大闸蟹,当时买的大闸蟹价格是5.5元一斤,猪肉是1.2一斤,我母亲当时的工资104元/月。

介绍几样我记忆中的上海小吃

.

米饭饼

一副米饭饼夹一根油条,上海小孩应该都吃过吧!我最近一次吃到米饭饼是在临沂路浦三路的早点摊。

.

老虎脚爪

因为费时费力,现在已经没人做了,七宝老街卖的只有样子像而已。据老师傅讲做一炉老虎脚爪可以做五炉大饼,但是大饼和老虎脚爪价格是一样的。

.

草头饼

草头饼一定要用大灶,用菜油煎,家里做的总是不对味。

.

南汇塌饼

小时候总觉得肉塌饼最好吃,可能是当时吃肉不容易吧!塌饼可以放很长时间,吃的时候再煎一下就好。小时候还因为偷吃亲戚送来的冷肉塌饼,结果拉肚子。

.

金山眉毛饺

金山本地小吃,其实这样的煎饺很多地方都有,只是内馅各不相同。金山的眉毛饺以芝麻白糖、豆沙、咸菜肉沫最常见。在那个缺油水的年代,这种小吃是最受欢迎的,现在市区也很难见到了。

.

青浦烟熏拉丝

这个不好多说………。现在,本地的拉丝早就吃光了,现在卖的都是从嘉兴、安徽和山东运来的。

看到许多人推荐的传统生煎店,好像没看到有人推荐过“望云路生煎”,不知现在还在不在。这家店从我出生前到2016年我最后一次去吃,老板都没换过,每次都能看到他一边叼着根香烟,一边拿着把老虎钳在转锅子,味道是传统的清水生煎。(2023.12.09,朋友告诉我望云路生煎换老板了,店也装修过了,生煎的味道也变了)

说几家已经消失的小吃店,不知道有几位还记得:

1.二泉邨:一听名字就知道是无锡人开的,在11路老西门终点站,店里的小馄饨是我活到现在吃过最好的,你能相信小馄饨可以吃出汤包的感觉,咬开有一包鲜汤?1995年左右这家店就拆迁了,我去无锡也找不到叫“二泉邨”的小吃店。从此后,再也没有让我心动的小馄饨了。

2.一家春:位于中华路董家渡路口,也是一家无锡饭店,不过人家是正经的酒楼,做宴席的,一楼卖小吃。让我映像最深的是店里的无锡小笼,当年生煎卖4毛一两的时候,店里的小笼就要7毛一两,不过味道没话说,值这个价。后来一家春变成了德兴馆的连锁店,就没有然后了。

3.香葛丽面馆:据说是卢湾区现炒浇头面的鼻祖。这里说的香葛丽面馆是指在蒙自路上的老店,所有的浇头都是老板和另一个厨师烧的,门口常年停着警车和城管车(都是来吃面的)。2009年新开的香葛丽、斜土路上的福鹏和鲁班路上的大眼都号称是正宗,然而,哪个也不正宗。

4.一口酥:只是以前大兴街靠近江阴街的某食品店里的一个摊位,老师傅据说是老大房退休的,他卖的一口酥可以理解为迷你的鲜肉月饼,外形是正方形,里面纯肉馅,大小和可乐瓶盖差不多,乘热吃口感绝佳。后来大兴街的食品店拆迁了,也不知道老师傅去哪里了。

5.大世界汤圆店:店名应该叫成昌圆子店,最早在大世界旁边,我最喜欢吃的是酒酿小圆子,我父母喜欢店里宁波汤团。后来拆迁搬到云南南路上,口味就已经不对了,现在已经彻底消失了,招牌变成沈大成分店了。

6.实惠点心店:就是“西宫小吃”,张老板是我心中的偶像,以前每到附近都要去吃一下,2023年也拆掉了。别的不说,现在上海还有几家店的咸豆浆能起花,而且卖2元一碗?

7.丰裕生煎老店:可能很少有人还记得丰裕生煎的老店在哪里,在复兴中路顺昌路口,就是现在的翠湖天地。当年我在顺昌路住过一段时间,亲眼见到丰裕生煎是如何火起来的,生意最好的时候要等6锅才买得到。我们这些老吃客都知道,买生煎前要看看“四眼师傅”在吗?他烘的生煎最好吃,他的徒弟就不行。老店好像是2000年左右拆迁的,随后走上了连锁店的道路,丰裕生煎也就成了“肯德基”一样的东西。举个例子:老店的生煎,肉馅里几乎不加酱油,就靠猪肉原来的香甜味,现在的肉馅就不说了。

8.太平桥炒面:店就在顺昌路和自忠路的交叉口,现在成了人工湖。原来的店是一家国营小吃店,我映像最深的就是重油肉丝炒面,其实面是用大锅炒的,有人买再从大锅里捞出来,面的卖相很不好,可是味道一流。也可能是当时缺油水,这种重油炒面让人有很大的满足感。后来,开发新天地就消失了。

9.祥德路锅贴:祥德路的上的胖阿姨锅贴,应该有人还记得,她家的素锅贴确实好吃,草头馅、萝卜馅还有木耳馅。反而是肉锅贴感觉有些油腻。2016年因为没有执照被取缔了(据说换了地方又开张了)。

10.南市豆制品厂门市部:位于云南南路靠近淮海东路,小时候路过一定会去买豆腐干和豆奶当零食吃。为什么它卖的豆制品好吃?因为南市豆制品厂就在隔壁,现做现卖,豆腐干到手上还是热的,能不好吃吗?后来,工厂没有了,门市部还留着,卖的都是包装好的“万有全”牌豆制品,和一般的店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11.蔡记生煎:我说的蔡记生煎是指原来在新闸路江宁路的老店,据说是上海第一批个体户,夫妻俩个人开的,我第一次去吃的时候生煎是两毛五分钱一两。由于是个体小店不像大店有大灶,那时候还是用液化石油气,所以蔡记的生煎味道很有特色:重油、皮薄、汤汁多。后来老店没了,就成了现在的“舒蔡记”连锁店,味道也已经“小杨”化了。

推荐几家我心目中的“上海传统小吃”,不一定是味道最好,但是至少是上海风味

生煎:(2023.12.09)朋友告诉我望云路生煎换老板了,店也装修过了,生煎的味道也变了,不值得再去了。如果这样的话,推荐遵义路上的许记生煎,也是半发面、厚底的传统生煎,而且4.5元/两的良心价格。不过肉馅的调味带一点甜味,不喜欢的朋友就不要试了。至于大壶春,出品的质量起伏太大,有时底面金黄焦脆,有时底面煎的像黑炭,看各位的运气吧。

锅贴:肇周路大吉路口的宏玉坊,上海母子两人开的店,标准上海口味,锅贴不加葱和芝麻,肉馅不加味精,原来是妈妈包锅贴,儿子煎锅贴。现在,生意好了也请工人了,貌似水平有些下降,要吃称早!

小笼:四平路新港路口的又一村,和我小时候吃的小笼味道一样,皮子不是很薄,主要是肉馅的调味很上海,还有服务员老阿姨的白眼。

葱油饼:舟山路唐山路口的葱油饼,如果你想吃老式葱油饼,我推荐这家。可能各位不一定觉得好吃,但是那就是老上海葱油饼的味道。其他的网红葱油饼改变太多了,比如说:还有几家葱油饼用的是菜油?

油豆腐粉丝汤:斜土路蒙自路口的丰裕生煎,很少有人吃过红汤的“马南油豆腐粉丝汤”吧!赶快去试试吧!以后可能就没有了。

阳春面:推荐吉安路的逸桂禾,阳春面确实好吃,有条件一定要吃早上的头汤面(我都是六点20左右去的),味道更好。

炸里脊肉串:延安西路武夷路长发餐厅,里脊肉绝对不会让你失望。他家的里脊肉是肉块不是肉片!

四大金刚:蒙自路靠近瞿溪路的小刘便民服务店,真正老上海风味。而且1.5元的大饼油条,2.5元的豆花,4元的粢饭加油条,现在哪里去找?(现在也涨价了)

排骨年糕:推荐顺昌路建国东路附近的老阿姨排骨年糕,连店面招牌都没有,只有上午营业。找不到的小伙伴,看到门口有一只白色的肥猫就是了。还有上南三村的排骨年糕也不错。不过要注意这两家都是传统的面拖大排,比较油。

蛋黄肉粽:虽然不算上海传统小吃,但是在上海也算常见小吃。我吃过上海许多地方的粽子比如:七宝、邵家楼、金陵东路大户、盛兴点心店、东余杭路、陆家浜路马阿姨、平凉路缪氏等等。个人最推崇复兴中路淡水路附近的口味粽王,不管是糯米、肉还是咸蛋黄质量都属上乘,而且十多年来水平保持的很好。

我吃过的不推荐小吃:

豫园南翔馒头店:可以负责任的说,实在要去的话就上三楼,三楼的小笼和楼下卖的不是一个味道。不过,上海好吃的小笼馆那么多,为什么非要吃38元/6只的鲜肉小笼。(我也是请外地的朋友去吃,人家非常执着的一定要去城隍庙吃正宗南翔小笼)还有,千万别点蟹黄灌汤包!

豫园宁波汤团店:啥也不说了,真是愧对宁波汤团这四个字。

阿娘面馆:米其林果然是老外评的,味道先不说。黄鱼肉是碎的,而且有明显的腥味,我想阿娘要是还活着,肯定不会是这样。

味香斋:上海名气最响的麻酱拌面店,然而面条要多干有多干;牛肉汤要多小有多小(我从未见过比这家店更小的碗了);炸猪排的肉要多薄有多薄;服务员的态度要多差有多差。20元一份的拌面加牛肉汤,正常人估计吃两三份才能吃饱。

鲜得来排骨年糕:没有必要多说了,真是可惜了老牌子。

虹口糕团食品厂连锁加盟店:请大家注意,真正的虹口糕团厂门市部只有一家,就是在安国路唐山路口(店里有一个老爷爷在做年糕团),这家的年糕团可以一试。其他的都是连锁加盟店,不建议吃。

哈灵面馆:上海第一网红牛蛙面馆,我觉得这家店要是只卖生炒牛蛙交头应该还不错。但是作为面馆,你这个面条实在难以下咽。注:有味精恐惧症的朋友千万别去。

光头生煎:就是山阴路上那家网红店,我两次去吃生煎,都吃出“肉夹气”,说明肉馅的原料有问题,从此拉黑。

光明邨:光明邨的鲜肉月饼真的没有那么好吃,不值得你排这么长时间的队,也不值得加价找黄牛买。

北万新:原来号称上海滩最好吃的肉包,现在已经彻底堕落,说它难吃一点也不过分。

样样体面:又是一家网红店,请问老板:为什么你会认为难吃的东西加了咸蛋黄就会变好吃的?况且你家的咸蛋黄一样难吃。

仰望包角布:点评里上海排名第一的煎饼店,煎饼果子卖价比麦当劳的汉堡贵一倍。我有幸被友人胁迫交了一次智商税。优点是煎饼够大,缺点是就是不好吃。而且商家耍小心眼,比如所谓的牛肉其实是类似“牛肉罐头”的淀粉肉。

上海小吃的几个趣闻

半斤重的菜包子:上海的小吃一向是以精致著称,其代表就是小笼包。但是在鲁班路上有一家“弘兴大包”,一只菜包竟然重半斤(我自己用秤量的260克),肉包也有四两半,绝对是上海包子届的“巨无霸”,而且味道还不错(前提是你吃得下)。

“凉城王”——章氏:章氏餐厅是虹口凉城地区小吃届绝对的王者,独霸凉城地区20年。在凉城路一个路口就开了三家分店,家家爆满,没有任何一家小吃店可以在凉城地区和章氏竞争,是当之无愧的“凉城王”。但是,章氏只要在虹口区以外开分店,开一家倒一家,绝无例外,真是让人费解。其实“章氏白斩鸡”才是“小绍兴白斩鸡”的正统传人。

徽菜馆——大富贵酒楼:大富贵是上海人都熟悉的上海小吃名店,以小馄饨、酱鸭、酱蹄等本地小吃闻名。其实,大富贵酒楼是上海最早的徽菜馆,是安徽人邵运家于1881年开办,解放前是上海徽菜的头牌,但是现在绝大部分上海人都已经不知道大富贵是安徽菜馆,只知道是“上海本地小吃店”。今天老西门总店还有臭鳜鱼、刀板香、粉蒸肉。有兴趣的可以试一试。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上海美食最最地道的小吃是什么?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baikezj.com/a/64604cf3c2ae74bac90a4290.html

分享到: